研究我国中小企业OEM商业模式(2)
2017-08-26 04:01
导读:1.1 有利于我国中小企业学习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 随着中国加入WTO,几乎所有的国内企业都面临国内国际市场的双重激烈竞争。那些资金短缺、技术
1.1 有利于我国中小企业学习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
随着中国加入WTO,几乎所有的国内企业都面临国内国际市场的双重激烈竞争。那些资金短缺、技术落后的中小企业抗风险能力差,要想在竞争中得以生存发展并走向国际市场,采取贴牌经营方式依附于国外著名企业,可以把市场风险降到最低,从中逐步积累资金、提高技术水平,为今后发展奠定基础。通过OEM商业模式同一流的国际企业合作,OEM企业可以直接学习他们在标准控制、质量管理、产品设计、市场开发、职工管理等方面的成功经验,进而可以提高自己的经营管理水平,提高自己的合作能力。避免自于“干中学”的经验积累。资金短缺、技术落后的中小企业以及处于国际化经营初期的企业更应以贴牌经营为主。
1.2 有利于我国消化过剩的生产能力和缓解
就业压力
“贴牌”使闲置的生产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设备折旧得以实现,单位产品生产成本下降(包括本企业的产品),职工的收入有了保障。这样,有助于降低亏损,缓解国内就业不足的压力。如目前我国不少轻纺行业技术成熟,国内市场饱和,生产能力严重过剩,短期内难以创造国际竞争优势。只有做OEM才能把闲置的资源充分利用起来,使我国中小企业走出“死亡线”。
1.3 有利于我国企业降低风险
充分利用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低价的原材料,较强的制造能力,以及大规模生产等优势来获取利润,形成“规模链条 ”效应的良性循环。进而有效减少技术研发,市场营销和品牌开发等方面的成本和风险及规避市场风险。
1.4 有利于我国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
应该承认的现实是,OEM企业的品牌和设计能力同跨国公司相比,存在很大的差距。但是,在合作的过程中,OEM企业得到了全方位的锻炼,既夯实了制造环节的软硬件,又了解了国际市场需求和国际经营惯例。通过生产国际乃至世界知名品牌,从而提高OEM企业的知名度,为OEM企业自建品牌、开拓国际市场做好了铺垫。
您可以访问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查看更多相关的文章。 2 我国中小企业OEM商业模式存在的问题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快,中国这个世界工厂,全球制造中心,在各个领域OEM方式的合作无处不在,其合作的深度和广度也是前所未有。然而,OEM可谓“七分馅饼三分陷阱”,随着OEM模式在我国的日益发展,其中隐藏的问题也日益浮出水面:
2.1 法律法规建设不完善
OEM与假冒伪劣产品的区别在于前者是建立在合同授权基础之上的合法合作关系,因此授权合同的签署十分重要。如果合作企业间的OEM合同制订的不够细致、完善、严格,就会造成法律风险。国外名牌的定牌协议文本往往有厚厚的一本,从设备到工艺,从标准到质量,从配件到整机,从价格到市场,从服务到维修,从交货周期到配件供应年限,从付款到交货,从检测到验收,都做了十分严格、完善的约定,防微杜渐。而国内的企业往往一蹴而就,不能及时的防微杜渐,这就容易导致纷争增多,进而引发合同纠纷。此外,由于国内的法律实施条款不完善,尤其是在合同纠纷中的仲裁依据、国内OEM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