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物流企业运营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研究(1)(2)
2017-08-27 02:01
导读:信息化建设的滞后使我国物流企业在经营技术上与世界先进水平差距明显,在国际国内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尽管我国的物流信息软件产业得到了一定
信息化建设的滞后使我国物流企业在经营技术上与世界先进水平差距明显,在国际国内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尽管我国的物流信息软件产业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仍远远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究其原因,一方面是资金投入不足,使技术进步缓慢;另一方面则在经营理念上未能跟上现代物流产业发展的步伐,大多数物流企业不愿意在发展物流信息管理系统上投入资金,而且即使已经建立了一定档次的信息管理系统,也未能使其充分发挥作用。四、物流运营管理信息系统的重要作用物流企业应注重信息收集、加工、处理、运用的能力以及物流的专门知识,对物流系统进行统筹策划和精细化组织。从发达国家来看,现代物流重视功能式设计、执行以及管理客户供应链中的物流需求,其特点是依据信息和物流专业知识,以最低的成本提供客户需要的物流管理和服务。
物流运营管理信息系统是物流企业针对环境带来的挑战而做出的基于信息技术的解决方案,它是物流企业按照现代管理思想、理念、以信息技术为支撑,所开发的信息系统。[2]它充分利用数据、信息、知识等资源,实施物流业务、控制物流业务、支持物流决策、实现物流信息共享,以提高物流企业业务的效率及决策的科学性,其最终目的是形成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进步,物流信息系统正在向信息分类的集成化、系统功能的模块化、信息采集的在线化、信息存储的集中化、信息处理的智能化以及信息处理的可视化方向发展。
信息系统首先实现了数据的快速、准确传递,提高了仓库管理、装卸运输、采购、订货、配送发运、订单处理的自动化水平,使订货、保管、运输、流通加工实现一体化;其次,物流企业可以更方便地使用信息技术与需求企业进行交流与协作,企业间的协调和合作有可能在短时间内迅速完成。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在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我国加入WTO形势和国际产业结构调整转移的背景下,企业的物流活动日益国际化、全球化、网络化和标准化,“生产零库存”、“JIT”、“供应链管理”、“到线结算”、“供应商管理库存”等国际新型物流管理模式已在广泛应用,而这些模式的开展是与物流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分不开的。共2页: 1 [2] 下一页 论文出处(作者):
企业财务危机预警体系研究
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与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