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及解决策略(2)
2017-08-28 05:39
导读:目前面向中小企业的信用担保业发展难以满足广大中小企业提升信用能力的需要;政府出资设立的信用担保机构通常仅在筹建之初得到一次性资金支持,缺乏
目前面向中小企业的信用担保业发展难以满足广大中小企业提升信用能力的需要;政府出资设立的信用担保机构通常仅在筹建之初得到一次性资金支持,缺乏后续的补偿机制;民营担保机构受所有制限制,只能独自承担担保贷款风险,而无法与协作银行形成共担机制。另外,与信用担保业相关的法律法规建设滞后,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信用担保机构的规范发展。据调查,中小企业因无法落实担保而遭到拒贷的比例高达23.8%。
4.相关法律制度缺位,正常的市场秩序难以建立
《中小企业促进法》虽然颁布实施了,但仍需要一系列配套法规政策条例来细化。目前我国既缺乏相关的信用法律制度,也未建立起全社会统一的企业与个人征信系统,还缺乏统一权威管理部门,导致相关政策缺乏有效协调和衔接,信用担保机构运行秩序混乱,支持中小金融机构发展的法律制度缺乏。另外,法律的执行环境也很差,一些地方政府为了自身局部利益,默许甚至纵容企业逃废银行债务。
二、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策略建议
(一)中小企业加强自身经营管理水平,努力提高资信度
中小企业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经营管理水平,健全企业治理结构,建立能正确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制度,增加企业财务透明度。努力进行产品创新,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增强企业实力。同时,必须牢固树立借债必还的思想,增强自身的信用观念。
(二)大力发展面向中小企业的专业银行
区域性的专业银行,其主要特点是业务对象主要是本区域的中小企业,业务范围主要是为本区域的中小企业融通短期和中长期资金,及一系列金融服务。由于大银行的运作成本较高,为了提高效率节约成本,政府应该鼓励发展区域性的面向中小企业的专业银行, 积极主动地为中小金融机构的建立和推广扫除障碍,并为之制定必要的优惠政策,为其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三)应该大力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拓宽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渠道
银行信贷不应该也不可能解决所有不同发展阶段的中小企业融资的问题。从国际国内的实践看,通过资本市场进行直接融资,是中小企业解决融资困境的另一条有效途径。因此加快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培育多元化的中小企业融资体系,尽快推出符合我国国情的创业板市场和三板市场,培育发展风险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公司、私人股权基金等多种市场主体,使企业技术创新、风险资本及资本市场形成良性互动的局面,满足中小企业特别是科技创新型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
(四)各地根据实际情况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