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中外供应链管理模式研究(2)

2017-08-31 02:39
导读:培育其核心能力,大力发展核心主业,把主业做大、做强、做精,并在全球范围谋求物流外包或与全球的外部企业缔结战略联盟,以整个供应链的整体优势
培育其核心能力,大力发展核心主业,把主业做大、做强、做精,并在全球范围谋求物流外包或与全球的外部企业缔结战略联盟,以整个供应链的整体优势参与国内、国际竞争。
  (2)绿色供应链管理:在整条供应链中,虽然一些位于关键环节的企业,对于环境管理制定并实施严格的内部标准,但他们的上游供应商和下游分销商却并不一定遵守同样的标准,这就使得供应链环境管理的整体性和系统性遭到了破坏,根本无法达到关键环节企业的环保目的,并造成了一定程度的资源浪费。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便产生了绿色供应链管理。
  绿色供应链中包括多个环节,在众多环节中,如何选择绿色供应链的战略合作伙伴,特别是对供应商的选择显得极为重要。
  
  3、2 国内控制供应链的组织和管理结构的解决
  目前,很多企业的“现代化的”领导者都已经开始引进外国关于这方面的先进措施。例如,①中国卫通的全面实施归核化发展战略。2006年,中国卫通加强了集群通信业务的专业化管理,同时对IP业务进行了积极调整,已经见到成效,中国卫通在2006年顺利扭亏为盈,并为2007年归核战略的深入实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②2003年,红塔集团从中国烟草产业状况、烟草业的演化规律出发,开始了红塔“以烟草为主业,提质创新,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归核化战略的定位,在中国烟草业引起较大反响。红塔在2003年提前实现了三年内止跌回升‘的目标,而同时,红塔卷烟产品也成功进入东南亚、非洲、欧美和中东等地市场。由于我国绿色供应链管理尚处在起步阶段,还远远没有成为企业的自觉行为,可以说在我国普及绿色供应链管理将是一个漫长而艰巨的历程。

(转载自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除了引进国外的先进理念,国内的很多企业也在探索自己的供应链管理结构的改造道路。并且解决的方向与国外有所相似,例如都开始意识到供应商的选择对于企业的重要性。然而,我国企业虽然在管理过程中为提高管理效率也曾采取过许多措施,但多是在企业内部或企业的部门内进行,没有从整个供应链的角度去考虑。多数企业不理解供应链管理,更不了解国外管理的现状,企业内部传统的物流部门的职能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的商业环境,急需从管理理念上进行改革。
  
  3、3 国内关于控制供应链组织和管理结构的解决方式的建议
  (1)注意对企业供应链管理环境的改善。要推进行业法律、法规的完善,加强供应链管理的规范化。实现行业供应链管理的协议化,减少企业与企业之间、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管理差异性。
  (2)强对供应链组织结构的改造,开放思想提高合作意识,努力改革组织机构,建立面向市场的组织,建立合理的绩效评估系统,从而创建畅通无阻的供应链。
  (3)建立供应商质量保障体系,加强企业与供应商的联系。可以使有实力的供应商参与企业重要问题的改造,与其建立战略联盟的伙伴关系,以提高企业自身的竞争力。
  (4)在企业大力发展多元化的同时,做好项目评估,减少企业高成本的业务和冗余的投入,集中企业核心资源,充分应用业务外包。
  (5)中小型企业一定要加强以整体供应链为核心的观念,要以行业供应链管理规范为管理规范准则。
  
  4 对国内供应链管理模式的总结
  
  在供应链的建设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是依托,货物流动的优化是基本,供应链管理结构的调整是手段,而实现企业供应链利润最大化是目标。可以说,信息化是企业供应链发展的首要工作。所以,企业一定要进行适合自己的信息化改造,广泛实现对企业管理咨询系统、资源规划系统和电子供应链管理系统的应用;加强对货物流动方面的管理,充分实现对生产计划的控制,优化整体供应链的库存管理,减少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增强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控制,应用业务外包,实现企业资源整合,以整体强化的供应链来带动企业的发展。

上一篇:论5S管理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运用 下一篇:分析着力提升新形势下的工商管理领导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