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视阈下农村社会管理水平提升问题的思考(2)
2017-09-18 06:37
导读:(二)农村基层政府管理理念、职能定位、管理机制上的偏失,制约了其社会管理职能的发挥 农村基层政府是农村社会管理的宏观决策和指挥主体,农村社会管
(二)农村基层政府管理理念、职能定位、管理机制上的偏失,制约了其社会管理职能的发挥
农村基层政府是农村社会管理的宏观决策和指挥主体,农村社会管理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村基层政府社会管理职能发挥的程度。目前,农村基层政府还存在着管理理念滞后,民主理念、公平理念、法制理念、服务理念淡薄;职能定位不科学不合理,重经济发展轻社会建设、重管制轻服务、重权利轻责任;管理机制不完善,决策、执行、监督等各环节在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关系协调等方面不科学不合理等。农村基层政府在管理理念、职能定位、管理机制上的偏失,也制约了其社会管理职能的发挥,制约了农村社会管理水平的提高。
(三)农村社会组织不健全不完善,难以履行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内部事务自治等职能
农村社会组织是农民参与和开展与农村生产生活有关的各种社会活动的重要途径,是参与农村社会管理的一支重要的社会力量。目前,农村社会组织还存在着类型不全、数量少、规模小、结构不合理、整体实力不强、社会影响力较小、功能不全、独立性较弱等方面的不足,还难以承接政府转移的职能,不能充分发挥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内部事务自治等职能,也不能满足农村社会建设和发展的需要。农村社会组织不健全不完善,也是制约农村社会管理水平提升的主体因素之一。
(四)农民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较低,难以发挥其农村社会建设主力军的作用
农民作为农村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主体,是农村各项事业的参与者和推进者。由于受到农村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的制约,目前中国农民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整体上还处在一个较低的层次和水平,科学文化素质、政治素质、法律素质普遍较低,政治参与能力、市场经营和管理能力、自我发展和创新能力较弱,从而制约了广大农民参与农村社会建设的能动性和主体作用的发挥。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三、主体视角下农村社会管理水平提升的具体途径
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人是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一切社会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作为主体的人,没有人就没有社会,没有人的发展就没有社会的进步。因此,提高农村社会管理的水平,加快农村社会建设的步伐,必须提升主体的素质和能力。
[1][2]下一页
本文选自lw.nseac.com原创论文网代写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