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3. 核心竞争力弱、现金流量不佳、资金链断裂
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能使企业在竞争环境中长时间取得主动的竞争能力, 是企业在文化、制度、技术、组织等方面协同发展的结果,也是企业获取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民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相对较弱,且有一些民营企业为了扩大市场占有率,进行盲目赊销,这极其容易导致相当比例的应收账款无法收回,形成坏账,严重影响资产的流动性及安全性。不少民营企业出现财务危机并不是由于资不抵债,而是现金流出现问题,出现暂时的支付困难。
4.经营管理不善
企业经营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组织的效率和管理的质量。管理不善是企业破产或陷入财务困境的根本原因。我国的民营企业多数属于家族式企业,管理制度不健全,内部控制失效,公司治理结构缺失,财务信息不透明,信用评级低,经营管理及各种决策主要依靠经营管理者个人的经验、智慧与才能。如果企业的管理者缺少管理经验和管理才干,企业内部管理就会混乱,这种混乱的管理状态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爆发出来,从而使企业陷入财务危机的困境。
四、民营企业财务危机规避对策
现代许多企业由于缺乏财务危机意识和监管机制,企业财务结构及经营管理,经常处在一种不合理、不经济、不安全的状态下运行。如何防范和化解企业的财务危机,除了要加强监督、建立健全会计质量信息体系外,还必须建立一套符合企业发展要求的科学合理的财务危机监管机制。因此,树立良好的财务危机意识,建立一套合理实用的监管机制,是非常必要的。它不仅是企业理好财的前提,也是企业经营决策的正确导向,更是企业规避风险的有效措施。
(一)企业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的完善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作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和自我发展的市场主体,面临着日益多变的市场环境,任何企业随时都要经受财务危机的考验。而待问题完全暴露的时候,危机也就爆发了,损失也往往已无可挽回。因此,对现代企业来说,预防重于治疗。如果企业能够在财务危机发生之前,洞察先机,就能够迅速采取相关措施,进行有效的预防。建立企业的财务预警系统,可以提前判断企业的经营方向正确与否。
(二)财务危机的事先防范及控制
事前防范是指在财务危机发生之前,依据民营企业财务危机的成因,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解决存在的问题,避免财务危机的发生。要防范财务危机的发生,主要是应用财务危机预警指标,对企业在举债、用债、偿债过程中所涉及的各个环节、各种因素进行预测,并充分估计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可能引发财务危机的程度,以便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主要方法有及时建立科学的企业管理体制,开辟多种融资渠道及方式,制定应急方案等。危机防范主要是在危机尚未发生之前,未雨绸缪,事先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危机战略设计,制订一套乃至几套防范危机的方案,以便对危机进行预控,尽量避免危机的发生。
(三)财务危机的迅速应对
财务危机一旦发生,尤其是在危机发生初期,必须沉着冷静,以最快的速度启动危机应变计划,力求在危机损害扩大之前控制住危机。在这个时候,需要企业处理的工作千头万绪,需要考虑方方面面,而这一切必须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包括如何启动应急预案,制定危机处置对策等。如果事前没有周全的计划、没有能够立即付诸实施的制度和流程、能够立即投入角色并展开工作的人员,则可以预见,在危机发生时出现反应迟缓、内部混乱的局面将不可避免。
(四)有效信息系统的建立
良好的畅通的信息系统可以帮助企业最快地作出正确的决策,减少中间环节,使信息传递、决策更加敏捷、灵活、快速、高效,避免猜测和谣言给企业带来的形象损害,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危机造成的损失。在度过财务危机之后,也要及时对财务危机的防范和化解的效果进行评估,总结经验教训,查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进一步完善防范措施或补充、修整应急预案,防止类似的危机再度发生。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作为最富有活力,机制最为灵活,受宏观环境影响最大的民营企业,在市场经济本身就充满不确定性的现实中,遭遇财务危机是不可避免的。我们要做的是深入探究其成因,并积极采取措施去规避,因为如何有效预防民营企业财务危机的发生是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关键。
[1] 李庆山:《财务危机的发现与预防》,山东财会,2008年第25期。
[2] 苏琦:“论民营企业财务危机管理及对策”,现代商业,2009年第6期。
[3] 刘长立:“企业应如何防范和化解财务危机”,世纪桥, 2008年第1期。
[4] 杨海涛:“关于企业财务危机的成因及对策的思考”,中国总会计师, 2009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