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国有企业资本结构问题优化探析(2)
2013-12-08 01:35
导读:4.通过计算筹资无差别点,确定优化企业资本结构的方式 筹资无差别点,是指两个不同筹资方案每股收益相同的息税前利润,即在这一息税前利润水平上,
4.通过计算筹资无差别点,确定优化企业资本结构的方式
筹资无差别点,是指两个不同筹资方案每股收益相同的息税前利润,即在这一息税前利润水平上,不管采取债务性筹资还是权益性筹资都会得到相同的每股收益额。如果企业实际的息税前利润超过了筹资无差别点,就可以加大负债比重,以便获得更高的每股收益,反之,当实际的息税前利润低于这一点时,采用发行普通股融资,降低负债比率,可减少固定的利息支出,增加每股净收益。
5.其它因素
在优化资本结构过程中我们除了考虑上述因素外,还应考虑其他一些相关因素,如:贷款人和信用等级评定机构的态度、所有者及经营者所持的态度、企业控制权、资产结构、税收等。
(三)我国国有企业资本结构的优化
在分析了优化国有企业资本结构的目标及其因素后,我们就可以看出国有企业资本结构不合理的主要原因是我国
历史原因造咸负债比例很高,因此对于其资本结构优化提出以下建议:
1.大力发展企业债券市场,提高国有企业债券的融资比例
我国企业债券发展落后的原因,主要是政府重视国债与股票发行,轻视了企业债券的发行,对企业债券实行额度控制,债券发行规模受到严格限制。目前债券市场的落后已影响到企业的资本结构,政府要淡化或者逐步取消计划规模管理,尽快推行企业债券发行核准制。同时,在企业债券利率方面应给予较大的灵活性,让企业债券利率尽快市场化。
2.加快商业银行的改革步伐,完善银行的信用制度
银行债务的软约束关键在于银行自身未解决治理结构问题,所有者缺位使银行经理获得了较强的内部控制权,而政策性贷款和商业性贷款的鉴别困难又进一步加大了经理人的道德风险。所以在保证国有控股的前提下,应对国有商业银行实行股份制改造,分散国有股权以让其他股东得以行使监督权,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所有者缺位的困境。另外银行当务之急是要建立一套信用制度,指引贷款方向,根据企业的信用等级和市场导向决定是否放贷。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3.完善国有企业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加速证券市场的市场化改革
公司的治理结构是对公司控制权的合理配置,使公司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形成相互制衡的机制,以产生对经营者的有效
激励和约束。资本结构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这个机制的形成。国有企业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必须解决这样一些问题,企业未来的治理结构中,是商业银行还是资本市场的各行为主体更适合充当企业主要的外部出资人?应当建立一套
怎样的机制,才能使国有商业银行或资本市场有动力和压力来有效选择和监控企业经理人员的经营行为?资本市场的主体是机构投资者还是个人投资者?机构投资者应以投资基金、金融中介还是工业企业为主体?
4.让国有股逐渐流通,逐渐建立完善的资本市场机制
国有股流通是将市场收购兼并,也就是将市场优胜劣汰的功能发挥出来,这样市场有了淘汰机制,形成对上市公司经营者的外部约束力,经营管理者就不敢一味以圈钱为目的送股、配股与增发新股,而得更多地考虑
如何提高企业绩效,让广大股东满意。
5.努力提高企业的内部积累能力,以开拓企业内部资本市场融资能力。只有增强企业竞争能力,组建实力雄厚的企业集团,使企业通过自身积累机制或集团内部资本市场筹集资金,改善企业资本结构,才能根本上使国有企业摆脱困境。
6.提高国有企业财务管理水平。国有企业要想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必须做到两点:第一,从思想上对财务管理工作给予足够的重视;第二,注重人才的培养。长期以来,财务管理工作在许多国有企业中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严重阻碍了财务管理职能的发挥。所以,国有企业要想提高财务管理水平,首先要加强对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人才缺乏也是国有企业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目前,既懂财务管理,又有丰富财务管理工作经验的人才相对比较缺乏。为此,国有企业应该重视本公司的人才培养,对其进行继续
教育,提高其理论水平,使其适应新时期财务管理工作的需要。
本文来自中国科教评价网 参考文献
1.詹森,麦克林.管理行为、代理成本与所有权结构.企业理论;见:陈郁.所有权、控制权与激励.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76.1~67
2.周双喜.公司治理—国企改革的关键.经济师,2003;(12)
3.张维迎.企业的企业家——契约理论.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5
4.张志宏.现代企业资本结构研究.中南财经政法
大学会计学院
5.刘玉平,高英俊.国有资产管理,2001;(8)
6.伍中信.现代财务经济导论.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1999
7.李维安.现代公司治理研究.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