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知识经济时代下的会计创新(2)
2014-06-22 01:01
导读:3.恒等式的创新。由于知识化劳动已成为提高劳动生产率、创造利润和推动企业生产力发展的主要来源和动力,必将促进企业制度尤其是产权制度的创新,
3.恒等式的创新。由于知识化劳动已成为提高劳动生产率、创造利润和推动企业生产力发展的主要来源和动力,必将促进企业制度尤其是产权制度的创新,即传统的以资本为中心,资本雇用劳动,股东拥有企业的模式,将逐渐转变为以知识为中心,知识统帅资本,股东和知识员工共同拥有企业的模式。资本作为一种投入将获取企业的股权,使知识劳动者成为企业的真正所有者;企业的关键资产不再是可以自由买卖的物质资产,而是拥有知识技能的人力资产;企业内部的经营权力不再象过去那样源于物质资本或地位等级,而是取决于为企业创造价值的知识创新能力一一知识人才,他们将成为企业的真正主人。由于知识所有权地位的确立,企业创新的全部财富进一步表现为知识化劳动(脑力劳动)创造的价值。因此,由知识生产力所创造的物质财富的分配,必须以投入的知识量作为分配的重要依据,这样,知识劳动者理所当然的成为剩余价值索取权的拥有者。
知识产权地位的确立,必将引起会计恒等式的创新,即应将原来的会计恒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扩展为:物质资产+知识资产(包括人力资产)=负债+物质资产所有者权益+知识资产所有者权益。这一公式表明,在会计管理系统内,知识和人才已经成为企业组织的一项重要资源,视同一项重要的特殊资产进行价值核算和管理,知识劳动者不但获得自身价值的补偿,还将以所有者的身份参与剩余价值的分配。
4.会计计量模式的创新
会计计量模式的创新,既是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会计发展的契机,它必将给传统会计带来强烈的冲击,把会计带入一个崭新的世界。知识经济会计计量目前还仅仅处于研究、探索阶段,显然在理论和实施上都存在着不足和局限性,需要不断得加以完善和改进。
(转载自http://www.NSEAC.com中国科教评价网) (1)建立产出价值观。产出价值观是以被运用资源未来可能产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入作为资源的价值源泉,其理论依据是“资产的价值就是未来现金流入的现值。”它主要适用于对、无形资产等价值的计量。企业对一项资产产出价值的关注,旨在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是未来效用期内产出最大的价值。与投入价值观相反,产出价值观更注重资产的“未来的产出”,这就从时间上弥补了从角度计量的不足。
(2)多种计量属性并存择优。在知识经济下,会计计量是多种计量属性同时并用。知识经济时代历史显露出其固有的局限性,但这绝对不是说历史成本将退出历史舞台。历史成本计量属性的客观性、可验证性及能够反映资产经营管理责任履行情况等优势是其他计量属性所不能比拟的,况且其他计量属性也是利弊兼备。会计计量属性的选择应该是同时采用多种计量属性,扬长避短,从而使提供的会计信息即重视信息的相关性,又强调可靠性,以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不同需求。
(3)合理计量企业的无形资产。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无形资产会计计量在以下方面应予创新:首先,扩大无形资产确认和计量的范围。在知识经济时代应增加一些新的无形资产项目,如人力资源资产、资产、知识产权资产和组织管理资产等。其次,改变自创无形资产价值的计量方式。在知识经济时代,由于新技术开发的高风险与高收益并存,不仅应按照开发过程中实际支出计量,还应包括后期投入,同时要评估确认其市场价值。最后,增加无形资产价值比重。修改有关法规,对于公司投入资本中无形资产投资规定可以超过总投资的20%.
(4)加强对人力资源会计计量的研究和应用。在知识经济环境下,人力资源是一种独特的有价值的经济资源,它内存于人体并通过人的努力产生经济价值,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人力资源的计量是人力资源会计的难点,目前一般从成本与价值两个方面对人力资源进行计量。其中,人力资源成本的计量方法主要是历史成本法、重置成本法和机会成本法,人力资源价值主要采用未来
或收益贴现法等。这两方面所用计量方法都难免存在缺陷;成本强调人力资源的投资,则计量的结果不能体现人力资源的真实价值,而价值强调人在未来服务期对企业的贡献,这种计量是极其困难的。人力资源也像其他经济资源一样,其计量的前提应是商品化和市场化,因此,对于人力资源进行计量可以劳动力市场为基础,以劳动力的现行市价计价较为合理。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三)会计报告创新
1.会计报告将以提供原始信息为主。现行的会计处理系统的信息实质上是经过人员加工处理后形成的,它是会计人员遵循公认会计原则和企业会计政策,以有利于某些利益集团的会计方法为手段,挑选一些所谓的最有用的数据加工处理而成的。由于过去没有传递大量信息的方法,因此,提供综合的、成品信息成了惟一可行的方法,但它是以牺牲大量有用的原始信息、并使信息相对失真为代价的。而知识经济时代,信息技术不但能够快速传递大量的信息,而且也为用户提供了直接分析利用这些信息的手段。在这样的背景下,再单纯提供综合型信息不仅成为多余,而且还会影响用户对信息作出正确、及时的判断。因此,在知识经济环境下,会计部门的主要职责是实时地提供能够满足不同用户需要的原始信息。
2.会计信息将由单纯的信息转向复合型信息。企业不仅要披露财务信息,还要披露非财务信息;不仅要披露定量信息,还要更多地披露定性信息;不仅要披露历史性信息, 还要更多地披露前瞻性信息、未来信息和预测信息。不仅要披露企业整体信息,还要更多地披露分部信息,特别是新型的创新信息。总之,会计信息将成为以财务信息为主的复合型信息。
3.会计报告时间将由事后报告改为实时报告。企业将对发生的各种生产经营活动和事项即时反映在财务报告中,并将其存储在可供使用者查询的数据库中。信息使用者可通过网络直接进入
企业管理系统,及时有效地选取、分析所需的信息,不必等到定期财务报告提供后再去获取那些已经整合过的过去信息。◆
参考文献: [1].王乐声,知识经济时代会计计量的变革。[J]财会研究,2002(5)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2].李连华,丁庭选。新经济时代的与方法。[J]财务与会计,2002(2)
[3].姚正海,网络时代挑战传统会计。[J]财务与会计2001(4)
[4]尤静,知识经济条件下的会计变革[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1(7)
[5]李心合,知识经济与财务创新[J],200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