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简述公允价值在新债务重组准则中的应用(2)

2014-07-09 01:38
导读:第二,人以非现金资产清偿债务的情况。非现金资产抵债具体分为以库存、商品产品抵偿债务;以固定资产抵偿债务;以股票、债券等金产抵偿债务。债务

  第二,人以非现金资产清偿债务的情况。非现金资产抵债具体分为以库存、商品产品抵偿债务;以固定资产抵偿债务;以股票、债券等金产抵偿债务。债务人应当将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与转让的非现金资产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确认为债务重组利得,作为营业外收入计入当期损益。债权人应按照受让的非现金资产的公允价值入账,重组债权的账面余额与受让的非现金资产的公允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第三,当债务转为资本的情况。债务人应当将债权人放弃债权而享有股份的面值总额确认为股本,股份的公允价值总额与股本之间的差额确认为资本公积。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与股份的公允价值总额之间有差额,确认为债务重组利得,作为营业外收入计入当期损益。债权人应将享有股份的公允价值确认为,并将重组债权的账面余额与股份的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第四,以修改其他条件进行债务重组的情况。债务人(或债权人)应当将修改其他条件后债务(或债权)的公允价值作为重组后债务的入账价值。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与重组后债务的入账价值之间存在差额,计入当期损益。对于涉及或有应付金额的,债务人应当按照该或有应付金额确认预计负债,债权人不应确认为应收金额,不得将其计入重组后债权的账面价值。
  
  四、债务重组中使用公允价值的影响
  
  使用不同的计量方法会对企业状况产生不同的影响。新会计准则中使用公允价值作为计量属性,同时债务重组收益计入当期损益,将会影响企业的财务状况。下面以非货币性资产偿债为例分析。
  2006年1月1日,华联公司从兴海公司购入商品,开具6个月期、不带息110万元商业票据一张。2006年6月10日华联公司发生财务困难,协商债务重组。双方达成协议,兴海公司同意华联公司用产品抵偿债务。该批商品市价75万元,增值税率17%,产品70万元,跌价准备0.5万元,假定兴海公司未计提坏账准备,也不考虑相关税费。
(科教范文网 fw.nseac.com编辑发布)

  华联公司分析如下:
  应付账款的账面价值与所转让产品账面价值计增值税之间的差额=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110万元-所转让产品的账面价值(70-0.5)万元-增值税销项税额(75×17%)万元=27.75万元。
  债务人当期确认收益27.75万元,其中包括债务重组利得22.25万元,资产转让收益5.50万元。
  使用公允价值计量对企业财务状况的产生如下影响:
  资本公积减少27.75万元;利润总额增加27.75万元;所得税费用增加9.16万元(27.75×33%,设所得税率为33%);净利润增加18.59万元(27.75×67%)。
  从上例分析中我们看到,不同的核算方法,对企业的权益、损益及资产结构会产生较大影响,使会计信息披露更加相关可靠。当用于债务重组的资产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差额越大,则对当期损益的影响就越大,对当期资产结构、所得税、净利润等都会产生较大影响。
  债务重组准则中关于公允价值的引入,我们在实际运用时必须对一些问题进行思考。从我国当前的会计来看,公允价值不容易确定,信息质量的可靠性难以保证,实际操作中面临较大困难,将公允价值作为一种全新的计量属性会遇到各种困难,这就需要我们继续完善相关的法规来对企业债务重组业务进行规范,使新准则能真正成为规范会计核算工作的有效制度,使公允价值作为债务重组计量属性的优越性得以体现。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部. 企业会计准则[S]. 2006.
  [2] 王书果. 企业债务重组相关会计处理探析[J]. 会计之友,2006(21).
  [3] 王柱. 《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公允价值变更的对比研究[J]. 财务,2006(10).
  [4] 迟丽华,张翠容. 对新债务重组准则“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思考[J]. 师,2006(12).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5] 郭学新. 公允价值计量对债务重组会计处理的影响[J]. 财会月刊,2007(1).
  [6] 王福英,陈敬珍. 债务重组准则修订前后比较分析[J]. 会计之友,2007(4).
  [7] 张艳春,乔艳霞. 债务重组中的会计问题[J]. 中国会计,2007(3).
上一篇:论会计的本质和职能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