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提高会计信息化水平的途径与措施(2)
2014-10-21 01:40
导读:三、会计信息化实践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和建议 会计信息系统,是指用会计理论、会计实务为指导思想,用计算机和通讯技术及其所构架的网络为物质基
三、会计信息化实践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和建议
会计信息系统,是指用会计理论、会计实务为指导思想,用计算机和通讯技术及其所构架的网络为物质基础,以计算机程序软件和数据库为工具的信息技术,以经济活动联系中产生的经济信息为资源,进行会计加工处理的一种经济信息系统。会计管理信息系统与业务系统进行集成,使业务系统的数据能够实时传递到会计管理信息系统中,以便提高工作效率和信息的及时性,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和建议如下。
1.会计软件问题
有的软件价格、售后服务费用高昂,使有些企业单位难以承受,从而软件在我国推广应用也受到一定影响。如用友软件、金蝶财务软件,费用都较高,关于财会软件的管理和应用,国家也颁布了一些
规章制度如会计电算化管理办法》、《会计核算软件基本功能规范》、《商品化会计核算软件评审视则》等外资企业方面,外国软件不完全符合我国规章制度的要求,没有通过国家评审.因此用户需在有关部门专家的指导下使用外国软件。
2.区分电算化会计系统”与传统会计审计的关系
电算化会计系统不应该是一个傻瓜型”的仿真系统,而应该是一个人机交互作用的智能型的管理信息系统。正确处理好会计电算化与审计的关系会计电算化是对传统手工会计进行了改造和革新后产生的,它将在企业现代化管理中扮演重要角色。为了尽可能减少风险.尤其是打击计算机舞弊我们再不能重犯发达国家过去先研究电算化会计再研究电算化审计而造成巨大损失的错误。随着会计信息系统向网络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其内部控制的模式也就更加重要,对其内部控制的研究也会日益重要并越来越细致,对内部控制中时间控制的研究.除了保证会计信息系统的正确运行,提高系统的使用效率外,对减少系统的风险、保证系统的安全等方面,也会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对于信息系统审计人员来说也是一个重要的审查线索。
您可以访问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查看更多相关的文章。
3.实现预算、控制、考核评价的信息化
在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全面预算、过程控制和考核评价是会计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的具体体现。全面预算是规划经营目标,过程控制是保证经营目标实现的措施.分析评价是检查经营目标的实现程度三者相互依存、相互作用构成了会计管理的有机整体。会计管理的信息化在某种意义上讲,首先就是要实现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的信息化。
4.应用SCM, ERP和CRM提高会计管理信息化水平
利用SCM(供应链管理)构建会计管理信息化的平台供应链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简称SCM)它是对供应链业务及各种伙伴关系进行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的一体化管理。利用ERP(企业资源计划系统)全面提升会计管理信息化水平,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简称ERP)是指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以系统化的管理思想.为企业决策层及员工提供决策运行手段的管理平台。利用CRM(客户关系管理)对会计管理信息化作必要的补充;客户关系管理(/CustomerRelationship Management,简称CRM)是指企业通过与客户之间及时而多方面的沟通与交流,进而与客户建立长期良好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