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销售收入与生产能力密切相关,销售收入容易被虚构,但生产能力却难以被篡改。通过分析公司的生产能力并与行业数据(如产销率) 和市场占有率等信息交叉复核,是发现虚构销售收入的有效手段。在企业考察时应关注主要生产设备是否存在闲置、生产车间是否存在停产现象、存货是否存在积压等现象,如果这些现象单独或同时存在,报告的经营业绩与往年相比没有相应下降,则应考虑报表有作假的可能性。
(三) 市场销售形势分析。
公司产品适销对路是实现较高利润的前提,应充分关注市场销售形势未得到改善的情况下的销售增长,并对相关的成本变动趋势进行分析。此外,若公司对某一产品或销售客户过分依赖,也应作为重点领域予以关注。
(四) 存在套换交易。
如果公司向其客户销售产品或提供劳务费的同时,在缺乏正当商业理由的情况下又大量向客户购买产品或接受劳务,且交易价格显失公允或对等性,则应关注是否存在利用与客户的套换交易进行收入操纵。
(五) 收入主要来自关联销售。
市场实现是检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准。如果公司的主要收入主要来自关联交易,尽管也能解决其产品的市场实现问题,但这种市场实现不是公司与独立当事人通过价值判断和讨价还价达成的,并不能反映公司的核心竞争力。通过关联交易确认的销售收入,不仅其可持续性存在不确定因素,且交易规模和交易价格容易被操纵。
(六) 应收账款的增幅高于销售收入的增幅。
这可能意味着公司以放宽信用条件以刺激销售。当公司面临巨大压力时,销售人员的绝大部分报酬和销售挂钩,为此销售人员不惜通过放松信用条件增加收入。
(七) 销售收入与经营性现金流量相背离。
提前确认收入是公司操纵收入的常见手法,其显著的特征是销售收入与经营性现金流的严重背离。
三、防范对策。
随着电脑科技的发展和普及运用,公司作假的技术手段越来越高明,公司内部采购、生产、财务、销售等各个部门假账真算,给发现可能存在的虚构销售收入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在对收入的真实性审核时除查阅合同、发票、出库单等常规审计程序外,应特别注意以下程序的实施,以发现是否存在虚假销售。
(一) 甄别单证真伪。
货币资金余额真实与否从一个侧面印证了销售收入的真实性。
(二) 进行分析性复核。
分析性复核是贯穿整个过程的一项重要程序,它可以通过资料之间的比率或趋势分析,发现资料之间的异常关系和项目的意外波动。在对收入审查时,可以选用收入增长率、销售毛利率、销售利润率、应收账款周转率、资产周转率等指标进行分析,并在横向上与同行业其他公司的资料进行比较,纵向上与本公司不同时期的资料进行比较。如果差异或波动较大,应设计并实施适当的程序进一步证实上述现象的合理性。
(三) 结合存货流转,测试生产与销售的相关性。
关注物流信息,避免重账轻物,追查存货的永续记录,关注公司的实物流向也是发现虚假销售收入的重要手段。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是一个包括采购、生产、仓储、销售等复杂活动的集合体,这些活动通常会涉及计划、采购、生产、仓储、销售等部门,存货的流转几乎涉及到上述的每个部门与环节,凭空捏造的销售收入一般不会伴随着真实的存货流转,因此,追查存货的实物流向往往能够有效地揭露虚假的销售收入。此外,对出售房屋、土地使用权、股权等行为,也应关注其产权是否已办理转移,以判断相关交易确认收入的合理性。
(四) 关注日后退货、收款的相关记录。
有的公司为了提高报告年度的经营业绩,在年末集中实现“销售”,但这些销售并未真正实现,往往在其后表现为销售退回。所以应关注资产负债表日后有无大额或连续退货,并查明这些退货是否为年末集中销售部分。另外,可以通过资产负债表日后相关银行进账单等收款凭证以及应收账款收回记录,进一步证实报告期收入确认的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