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向有效市场之路(2)
2014-12-21 01:23
导读:许多人可能听过股评而且知道一些股评经市场检验确实行之有效,你是否想过股评和马经有什么区别呢?在赛马盛行的地方,常常有人或机构向赌马者推荐
许多人可能听过股评而且知道一些股评经市场检验确实行之有效,你是否想过股评和马经有什么区别呢?在赛马盛行的地方,常常有人或机构向赌马者推荐会跑的最快的马,但他成功的机会和随机概率没有多大的区别,原因在于选择一匹跑的最快的马要靠运气。赌马者就象剧外的观众一样,
戏剧怎么演是由剧中人(骑手和马)来决定的。股评却不一样,它的听众甚至发布者都是市场的参与人,在股市上演的戏剧中,他们是演员,对剧情的发展有主动权。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我们先看看“文化”是怎样形成的。张维迎教授从博弈论的角度认为“文化”是一组人群行为的稳定预期和共同信念(读书,2000年第8期)。当你预期别人会干什么,别人预期你会干什么时,倘若这种预期成为一种共同信念,就可归结为一种文化。举个例子来说,服从权威是一种文化。你服从一个权威比如封建帝王,不是因为个人生理上害怕他,许多封建帝王手无缚鸡之力,你完全可以轻易地打倒它。但你害怕,原因在于你认为别人害怕他,在给定别人服从他的情况下,你的任何反抗都将导致别人对你的制裁,因此你最好的选择是服从封建帝王。如果每个人都这样认为并且相信别人也这么认为,接受封建帝王的统治就是一个均衡。当然,如果每个人都反对他并且相信其他人也反对他,推翻封建帝王的统治也是一个纳什均衡。股评人通常会向市场参与者推荐他看好的一两只股票,刚开始地时候,他可能会不成功,但正如我们上面所分析的一样,仅靠运气就有成功的时候,如果猜中一两只股票后有人替他宣传,则他可能成为权威股评人。服从权威是一种文化,只要有足够多的参与者认为别人会相信权威股评人,他最好的选择是相信该股评人发布的消息,所以权威股评人发布的消息在足够多的参与者使用后会引起股票价格的相应变动,这似乎证明了该股评人的权威性。即使权威股评人发布虚假的消息,只要他说的有根有椐,当然是为了有足够多的人相信他的话,则股票的价格仍将包含该虚假信息,虚假信息总会暴露真相,届时股价又会反映这一信息而回归原位。追涨杀跌的股市操作在于预期其他人也会这么做,因而对某只股票形成一种共同的信念。权威股评人的后面往往有大资金所有者,他们互相提携,资金所有者进行操作或者提供题材从而为权威股评人发布消息创造条件,制造消息和发布消息者本质上是股票市场这出戏的导演,剧情当然符合口味。 让我们回过头来看看,有效市场理论认为信息传播的速度是足够快的,也就是假设所有的市场参与者同时获得相应的信息,问题在于信息的制造者和信息的发布者同信息的使用者得到信息的时间存在差异,如果他们同时是市场地参与者,则有效市场的前提被破坏了。
(科教范文网 fw.nseac.com编辑发布) 为了说明信息为何不能在市场参与者之间迅速传播,我们必须引入一个更广泛的概念:局内人交易。局内人(亦称内幕人)包括起跑线在主流参与者前面的所有人,他们常常因为工作的原因得到了公众还未得到的信息,由于信息在公布前实际是停滞下来了,局内人参与市场交易的话,他们进行交易的价格是未充分反映信息的价格,所以这些人能不断地赚钱。一般而言,局内人可以得到高于平均水平的收益,那些仿效局内人进行交易的参与者也可以得到略高于平均水平的收益。因此,“大资金做庄,小资金跟庄”就成了一种交易风气。
信息要被足够多的参与者获取是有效市场成立的另一个条件。市场价格不反映被少数人掌握的信息,也就是说少数人掌握的信息不能形成一种共同的信念和稳定的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