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第二,作业成本会计是解决开行当前推行管理会计过程中所遇困难的有效途径。为建立健全纵横两个方向的激励约束机制,应加大力度推行管理会计,以期实现对产品和部门的效益评价。其中所遇的难题之一就是如何将大量的共同费用合理地分摊到产品,从而较为准确地确定产品成本。作业成本会计通过将资源先分摊到作业,然后根据产品对作业的消耗情况,将成本分摊到产品的原理,为管理会计提供了一条较好的解决问题思路。
第三,作业成本会计也是适应利率市场化改革需要,正确确定利率报价的保证。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推进,将逐步扩大商业银行自主确定利率的范围和权限。可以预见,利率将成为各家银行参与市场竞争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正确确定利率报价是开行参与市场竞争的基础。
当然,受我行现有技术手段及管理水平限制,要求全行在短期内统一推行作业成本会计是不现实的。目前可以采取“分步试点、先易后难、先粗后细、逐步完善”的指导思想和操作原则。
首先,选择部分业务流程较为规范、具有一定管理基础的分行进行作业成本会计的试点,在“解剖麻雀”的基础上逐步积累经验,是为“分步实施”。这样既可以减少试点成本,又可以树立良好形象,为在全行全面推广作业成本会计进行充分的思想准备和舆论宣传,为作业成本会计在我行的顺利实施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
其次,结合目前业务状况,“先难后易”对金融产品进行流程分析和作业识别。商业银行运用一定的技术手段和人力资源,为客户提供的、具有收入和成本特性的一系列服务,就是银行经营的金融产品。商业银行作为金融百货公司,吸收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代理收费等等服务,都可以视为金融产品。每一项产品由于流程不同、投入不同,因而成本也不相同。但是金融产品都消耗作业和资源,从而都具有成本特性,这一点无论对于政策性业务还是商业性业务是相同的。作业成本观要求银行首先分析不同产品的业务流程、识别不同作业,然后衡量各个作业耗用的资源,从而确定产品成本。因此,开行在推行作业成本会计过程中,首先就应该对经营产品的业务流程进行分析,并识别作业。如发放贷款作为一项产品,要经过项目开发、入库、项目评估、信贷审批、签定合同、办理划款记帐、结息、催收(司法诉讼、申请法律执行)等流程,相关流程在进行归并之后就可以识别为一项作业,作为成本归集的对象。当然业务流程的分类和作业的识别可以根据管理需要逐步细化和细分,可以选择在推行作业成本会计的早期先归并较大的流程形成较粗的作业,待管理细化后,再对业务流程和作业进行更为细致的分析和识别,是为“先粗后细”。
再次,选择合理的成本动因,将资源成本分配到作业。与作业的识别类似,成本动因的选择也可以遵循“先难后易”的原则。在银行经营相对稳定的时期内,可以根据经验选择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关键因素作为成本动因,将资源成本经由作业追踪到产品上去。随着作业的进一步细分,成本动因的选择也可进一步多样化。
最后,在能够较为准确地运用作业成本会计计算出产品成本之后,无论对于政策性业务还是商业性业务,我行未来都应加强对作业和产品成本的分析。通过对业务流程成本、质量和时间的分析,找出哪些是增值作业、哪些是非增值作业,哪些产品具有竞争力、哪些产品不具有竞争力,从而当前经营各种产品的业务流程进行整合和重组,为提高开发银行综合竞争力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