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公允价值的可靠性(2)
2015-03-09 01:04
导读:而中国也在《企业会计准则—非货币性交易指南》中对非货币性交易中公允价值的确定原则做出了如下规定:如果该资产存在活跃市场的,则该资产的市价
而中国也在《企业会计准则—非货币性交易指南》中对非货币性交易中公允价值的确定原则做出了如下规定:如果该资产存在活跃市场的,则该资产的市价即为其公允价值;如果该资产不存在活跃市场的,则该资产的公允价值应比照相关类似资产的市价确定;如果该资产及其相关类似资产均不存在活跃市场,则该资产的公允价值可依据其未来可以产生的现金流量及适当的贴现率计算的现值来评估确定。
从公允价值的取得程序中我们可以看出。在资产存在活跃市场或类似资产存在活跃市场时,公允价值以市场价格为基础,由于市价的可核实性及反映真实性都可以得到保证,因而此时的公允价值是可靠的。但是从目前的现实情况来看,很多资产并不存在活跃的市场,此时我们只能采用现值技术来对公允价值计量,随着
金融学、财务学、计量经济学等学科的发展,很多资产的公允价值估价模型已经建立起来,而且这些模型的可靠性也逐渐得到证实。不能再因为公允价值是估计的结果而反对公允价值的运用,因为会计所处的社会环境极为复杂且变化不定,在很多情况下都需要会计人员运用职业判断进行估计,估计是会计中固有的、必然存在的,如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固定资产的残值率、坏账损失率、法律诉讼导致的预计负债的金额等等。关键问题不在于公允价值需要估计,而是估计的结果是否能够保证足够可靠。IASC在《编制财务报表的框架》中提到:成本或价值在很多情况下都需要估计,合理的估计是报表编制工作的一部分,这并不会贬低其可靠性。
同时我们也不能因为上市公司利用公允价值进行利润操纵而说公允价值不可靠,公允价值只是我们进行会计计量的一种工具。其本身并不存在利润操纵问题,关键还是很多上市公司蓄意造假、很多会计人员丧失职业道德,而且中国的证券市场监督失灵。即使我们不引入公允价值,利润操纵问题依然存在,只是手段不同而已。这次新的会计准则对公允价值“弃而又用”并不是说我们已经解决了利润操纵的问题,而是中国目前已具备了适宜使用公允价值的市场环境,财政部在制定新准则时,对于公允价值也强调适度、谨慎地引入,只有在资产存在活跃市场、公允价值能够获得并可靠计量的情况下,才能采用公允价值进行计量。同时,公允价值可以揭示资产的经济实质——未来经济利益,其可以更好地帮助信息使用者做出正确的决策。因此,引入公允价值是一种必然。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整理) 4 在中国运用公允价值需要的条件
目前,很多国际组织都在积极地推广公允价值的运用,由于公允价值能更好地反映财务报告主体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以及现金流量信息,更有利于评估企业过去的业绩和未来的前景,比历史成本信息更相关,因而要更多地应用公允价值。但是从中国的实际情况来看,我们还是要慎重地引入公允价值。因为中国现在还处于市场经济的初级阶段,市场不活跃,尚未建立起公平价格的形成机构。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中国的会计人员素质偏低,长期以来,中国会计界一直要求会计人员完全按照会计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