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探金融危机下的公允价值计量问题(2)
2015-03-12 02:32
导读:四、公允价值运用对中国上市公司的启示 对于过去的一年里引入了公允价值的中国上市公司,按照证监会会计部人士当时的说法,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对利润影
四、公允价值运用对中国上市公司的启示
对于过去的一年里引入了公允价值的中国上市公司,按照证监会会计部人士当时的说法,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对利润影响相对有限,那么,现在显然大有改变看法的必要。统计显示,2008年上半年,A股上市公司投资收益与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对于可比公司利润增长的负贡献约为6.26个百分点;而上年则提升利润增长约为10.76个百分点。
刚刚通过的美国政府救市方案,其中内容之一,就是授权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暂停所谓的按市值计价会计准则。对此,显然已经引起中国证监会的注意。最近,中国证监会有关负责人表示,将加强资本市场会计监管,重点关注公允价值、资产减值准备等。
但是,会计界关于公允价值的准则远非完美,这并不应成为废止公允价值会计的理由。正如IASB主席大卫·特迪爵士指出的,退回历史成本会计解决不了金融工具的计量问题。在他看来,公允价值是所有金融工具唯一合适的计量方法。公允价值会计绝不会因为金融界的指责而夭折。退回历史成本模式将成为会计史上不可饶恕的大倒退。金融界对公允会计准则并不能给企业带来损失,它只是跟随市场,并非领导市场。
五、完善公允价值计量的建议
(一)在具体的会计准则中,对公允价值运用的细节问题并没有尽可能详尽地予以规定或说明
同时,尽管在新准则中首次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并较谨慎地进行了使用前提的规定,但相对于实务中的需要来说还是相当缺乏的,对公允价值衡量标准如何取得,如何确保其可靠性未作明确规定,并且对会计方法选择面宽、主观判断因素大的规定未作充分的解释说明。鉴于上述情况的考虑,应完善我国公允价值的会计理论体系,在具体准则中对公允价值运用的细节问题作尽量详尽的规范,并尽可能出台一份针对公允价值操作的执行指南。具体来讲,应当在有关准则中明确指出:1.何时采用公允价值,何时采用历史成本;2.在二者均可采用时,何者为首选方法,何者为备选方法;3.在采用公允价值时,对不同的资产、负债,具体选用何种计量属性;4.公允价值的取得途径和方法在不同情况下分别有哪些等等。
(二)要为公允价值的运用提供充分有力的环境和条件
就企业而言,一方面要完善会计人员的知识结构,提高会计人员的理论素养和知识技能,在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上也应加大力度,特别是会计电算化的建设和网络化建设,为公允价值会计的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要加快推进公司治理改革,特别是完善股权治理,改变特殊的股权结构,充分发挥竞争机制的作用,形成真正“公允”的公允价值。就市场而言,目前,我国的资本市场建设还有待完善,市场监督体系与基本法治基础薄弱,市场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