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环境会计在我国实施的问题及对策(2)
2015-03-18 01:00
导读:(3)环境会计披露。当前,我国对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尚无统一规定,在披露的范围、内容、方式上都存在较大差异,使得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在我国尚难真正实
(3)环境会计披露。当前,我国对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尚无统一规定,在披露的范围、内容、方式上都存在较大差异,使得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在我国尚难真正实施,缺乏可操作性。
4.人员问题
环境会计是一门由环境学、经济学、会计学等多种学科交叉渗透而成的学科,在具体运用过程中要运用到多门学科的原理、方法和手段。如果没有扎实、全面的基础知识,那么应用起来会出现很多问题。但目前我国仍然按照传统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会计人员,会计学科里也没有设置相应的环境会计专业,因此大多数会计人员只对本专业知识掌握得较好,不存在真正的环境会计专业人才。二、我国企业实施环境会计的对策及建议
1.观念对策
(1)对政府官员加强科学的政绩观和发展观教育。一方面要求领导干部树立科学的政绩观。科学的政绩观就是既要看政绩给眼前带来的变化,又要看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长远影响,要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和后人的评判,其实质是用可持续发展的标准评价政绩,对社会和历史负责。另一方面要求领导干部树立科学的发展观。认真学习和贯彻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科学的发展观。各级领导干部要认识并贯彻科学发展观,既是重大的理论问题,更是现实的实践问题,既要从观念上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更要在实践中支持环境会计的全面实施。
(2)对企业的管理者加强社会责任观教育。社会责任观是以社会为着眼点,认为经济利润和社会利益两方面都是企业的重要目标。企业不能因为片面追求经济利润而忽视或逃避社会责任。政府应多从政策法规、指导方针上加强对
企业管理者的教育,使他们认识到环境问题不仅是社会问题,而且与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息息相关。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 (3)对普通民众加强环境保护教育宣传。建立健全环境宣传教育机制,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的作用,以专栏、专题等形式,大力宣传保护生态环境的典型和经验,做到有声势、有效果、有影响。
2.法规对策
我们不但要建立健全相应环保法规,而且要制定相应环境会计准则和制度,并以法律法规的形式确定环境会计的地位和作用,使环境会计有法可依,使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有统一的标准。目前,我们应该在吸收、借鉴西方会计界、企业界的理论成果与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进行如下操作:第一,将环境会计核算和监督列入《会计法》。这是会计理论付诸实践最强有力的手段。第二,制定环境会计准则。在准则中明确规定环境会计的要素,以及环境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和披露等问题。第三,设立环境会计制度。即依据会计准则所规定的有关环境原则设计会计制度,使环境会计具有实际可操作性,便于会计人员运用。
3.技术对策
(1)加强相关理论研究。环境会计要素确认、计量和披露存在的问题,反映出我国环境会计理论的不成熟。因此,我们应积极借鉴国外研究成果,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加强环境会计理论和方法的研究,使环境会计的确认、计量系统化,突破实务操作的障碍。一方面,政府要加强对环境会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