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金融市场会计信息失真的研究(2)
2015-03-18 01:02
导读:三、上市公司金融市场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 1、经营者的本位主义和腐败 所有者缺位现象自然而然导致了经营者行为放纵,经营者不再考虑所有者权益和自
三、上市公司金融市场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
1、经营者的本位主义和腐败
所有者缺位现象自然而然导致了经营者行为放纵,经营者不再考虑所有者权益和自身受托经管责任而是只关注企业利益和自己的物质享受。《中国资产新闻》于2005年5月刊登的中国企业家问卷调查显示,在国有企业中,首先关注国家出资者利益方面的经营者只占34.1%,有57.6%的人认为经营者的无能和腐败是国有资产流失的最主要原因。对于金融市场会计信息失息现象,真正归因于会计人员自身的为数不多,危害很小,决大多数是经营者以满足企业利益和自身贪欲为目的,指使会计人员造假而形成,因此经营者的本位主义和腐败是金融市场会计信息失真最直接、最主要的原因。
2、会计监督不力
按我国会计界一般理解,会计监督是指会计对企业经济活动过程及其引起的资金运动进行控制,以保障各项经济业务和财务收支的合理性、合法性。由于经营者的经营行为包括企业经济活动和财务收支活动,会计监督自然也包括对经营者的监督,这一点在法律上也予以确认,《会计法》明确规定了会计人员对企业负责人违法行为应进行抵制并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
进入市场经济时期后,由于所有者缺位致使经营者权力急剧膨胀,一方面会计人员的切身利益受制于这些为所欲为的经营者,另一方面却又要监督经营者行为,处境十分尴尬,产生了“顶得住的站不住,站得住的顶不住”的现象,相当数量的会计人员迫于压力屈从于经营者的命令大肆造假,形成金融市场会计信息失真。 3、内部审计不力
我国内部审计制度与其他国家不同,我国是将内部审计当作国家审计的延伸,甚至是整个国家审计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来看待的。全面恢复政府审计制度时,面临如何实现对当时数以十万计的国有企业进行审计监督的问题,而最终实行了以内部审计为基础作为国家审计一种辅助手段的做法,在管理体制上实行部门或
企业管理当局和国家审计机关双重领导制,在职能方面,内部审计又被要求监督管理当局的国有资产管理和财经法纪执行等情况。这种制度上的矛盾使得内部审计受到了企业排斥,内部审计组织机构至今不健全,内部审计人员与会计监督下的会计人员境遇相同,无法行使其监督职能。
(转载自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4、外部审计不力
外部审计指独立于企业之外的国家审计和独立审计,他们之间有着明确的分工,根据《审计法》要求,对于国计民生有重大关系、接受财政补贴较多、亏损数额较大的国有企业,审计机关应有计划地定期进行审计,而对一般的国有企业逐步委托独立审计进行查证。
由此可见独立审计已成为我国企业审计队伍的主要力量,但独立审计执业状况却令人担忧。在机构设置方面,会计师事务所大多挂靠于
行政管理部门、行业主管部门或社会团体,这一方面导致这些部门滥用行政权力,为地区、部门利益插手审计业务,搞区域垄断和不正当竞
争,另一方面使得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丧失独立审计所必需的独立立场和精神,受上级干预,对本系统企业的会计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