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旧会计制度比较(2)
2015-04-10 01:12
导读:(10)对于接受捐赠的使用过的固定资产,应当根据调整后的预计价值和预计尚可使用年限和净残值率,及选用的折旧方法进行处理。 (11)新增“未确认
(10)对于接受捐赠的使用过的固定资产,应当根据调整后的预计价值和预计尚可使用年限和净残值率,及选用的折旧方法进行处理。
(11)新增“未确认融资费用”科目,核算企业在融资租赁固定资产中,租赁开始日租赁资产的原账面价值与最低租赁付款额的现值之间的差额。
(12)盘盈的固定资产与盘盈存货处理相同,年末不得挂账。
(13)新增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科目,期未按单项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损失计入“营业外支出”。
5.无形资产核算
(l)新制度对无形资产核算定义为:为企业生产商品和提供劳务、出租给他人、或为管理目的而持有的、没有实物形态的非货币性长期资产。
(2)增加了非货币性交易无形资产的处理。
(3)无形资产后续发生的费用,计入当期损益。
(4)出售无形资产的净收益,计入营业外收入,出租无形资产的收益,计入其他业务收入。
(5)增加“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科目,按单项计提减值准备,减值损失计入“营业外支出”。
6.新增“在建工程减值准备”科目,减值损失计入“营业外支出”。
7.取消“递延资产”科目,筹建期间发生的费用计入“长期待摊费用”,自开始生产经营当月起一次计入损益,计入管理费用。
8.投资核算
(l)投资成本划分为初始成本与新的投资成本。
(2)以非现金资产投资视为非货币性交易。
(3)增加“委托贷款”科目,下设“本金”、“利息”、减值准备三个明细科目,核算按规定委托机构向其他单位贷出的款项。委托贷款利息按期计提,确认收益,但逾期未收回的,要冲回利息收入,在备查账上登记、催收。收回后再调增收益。老本金可收回额低于原计成本,要计提减值准备。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负债核算
1.流动负债科目增加2个:“待转资产价值”和“预计负债”;报表项目增加五个:“预计负债”。长期负债包括的增加了“专项应付款”,取消了“住房周转金”。
2.对于受托代销商品需确认为一项负债“代销商品款”。
3.统一分配给股东的胜利和利润,列为“应付股利”,原制度仅包括现金股利,不含应付利润。
4.对符合负债确认条件的或有负债,应该确认为现实的负债
5.单独核算的专项拨款,计入“专项应付款”,待项目完工后,按照形成固定资产的价值转入“资本公积”。
6.无法支付的应付账款原来计入营业外收入,新制度规定计入资本公积。
7.借款费用核算单独设立准则。
所有者权益核算
1.接受现金和非现金捐赠分开核算。
2.新设“资本公积——拨款转入”,企业收到国家拨入的专门用于技术改造、技术等的拨款项目完成后,形成各项资产的部分,应按实际成本,借记“固定资产”等科目,贷记有关科目;同时,借记“专项应付款”科目,贷计本科目。
3.新设“资本公积——股权投资准备”,一直到企业投资转让后,减去未来应交所得税后的金额入账资本公积;准备是不允许直接转增资本的,只有待实际价值实现时才转。
4.确实无法支付的应付账款计入“资本公积”。
5.新制度允许盈余公积用于分配现金股利或利润。
收入、成本、费用及利润分配
1.收入强调“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2. 处置无形资产的净收益计入营业外收入。
3.处置无形资产的净损失、计提的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在建工程减值准备都计入营业外支出。
4.存货跌价损失计入“管理费用”。
5.进一步明确所得税费用的核算原则和。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6.利润分配明细科目新增7个,分别是:提取储备基金(外资)、提取企业基金、提取职工奖励及福利基金、利润归还投资、单项留用的利润、补充流动资金、归还借款的利润。加上未变的8个,总共15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