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会计改革与发展中的几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3)
2015-06-01 01:11
导读:应当看到,体制与人的关系也是法制与道德的关系。法制是最低的道德,是现实条件下人们必须遵守的一般公德,而道德对人们的约束更为广泛,但其影响
应当看到,体制与人的关系也是法制与道德的关系。法制是最低的道德,是现实条件下人们必须遵守的一般公德,而道德对人们的约束更为广泛,但其影响力却决定于各个人的道德素质。体制与人的关系也是他律与自律的关系。我国自古就有吾日三省吾身之训,我们党历来倡导并实践的批评与自我批评,都重视自律,自我约束,自我监督的作用。然而,会计界则有所谓“严格意义上是不存在自我监督的,因为‘自我监督’属于道德范畴”,以此来否定“会计监督”。
事实上,我们所说的人的因素的重要性在会计领域不只是单个的人,还包括会计主体(会计机构)的积极主动精神。任何会计主体都是结构性的有机主体,它并不是一个无意识的电线杆子立于社会。难道一个由不同层次的人组成的合法的机构不能有意识地自我监督(自我约束)吗?不能主动抵制一个单位里的违法不规行为吗?一个会计主体正是它自身能够进行主动地监察、督促自己,这才能够焕发生机存续下去。假如一个人不能进行自我批评,不能进行自我检点和自律,而专靠他律的话,这样的“人”岂不把自己等同于一只去了毛的两腿直的鸡吗?如果一个会计人员依法执业而被解职或易位,换了另一个会计人员却接受负责人任意支配而春风得意,这不完全说明人的因素重要到可以导致完全不同的后果吗?试问,支配会计的人是不是人?因此,否定会计机构、会计人员能自我监督(即会计监督)的说法是难以成立的,或者说否定人的因素起决定性作用是不符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也是不符合“三个代表”要求的。
值得思考的问题之五:为什么说依法进行会计监督是从源头上预防和铲除腐败的主要关节、核心内容?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编辑发布)
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从严治党,必须切实体现到各级党组织、对广大党员和干部进行教育、管理和监督的各个环节中去”。由于会计监督贯穿于经济活动的始终,是最直接、综合、有效的全过程监督,所以,可以肯定地说,会计工作是各个环节中从源头上预防和铲除腐败的至关重要的一个关节,也只有会计工作最能体现对各级党政干部及所有
经济工作人员的教育和监督。
一是因为会计工作具有广泛性、政策性、法治性,社会上所有的经济主体(或单位)和所有从业人员的经济利益,毫无例外地都必须通过法定的会计核算、监督职能来实现。
二是因为会计工作的客观性和生命力就在于实施法律监督,一切经济活动如实也好,虚构也好,账内也好,账外也好(与账内相关,人之所为),都能通过会计核算这面镜子照得真真切切,会计人员只要能提起会计监督这把利剑,就能斩断一切伸向公众利益的魔爪。
就拿目前我国存在的最普遍、最顽固、危害最大的制售假冒伪劣产品来说,只要这些单位的会计机构、会计人员是称职的,可以肯定,所有假冒伪劣产品也都能够有效遏制在源头上。因为所有有形产品的生产,在设计上都有一个投料配方(或物质结构消耗定额),比如一个生产伪劣饮料产品的单位,一般说会计人员都掌握各产品的生产流程及其投料配方、各项消耗定额等资料。在没有重大技术组织措施革新的情况下,产品配方和各项消耗定额相对稳定不变。如果在生产环节人为改变产品的配方或某项消耗定额,有意少投某种价值高的原材料或少用工时(偷工减料),会计人员通过对该产品成本的核算工作,必然会发现该种原材料消耗量或库存量与产品产量的变化不协调,可断定产品质量有诈。如果会计人员不丧失业务执法权,维护社会公众利益,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制止生产中的不法行为完全是及时有效的。至于其他所有不规行为,则更是在会计人员视野里躲闪不及,终究要露出马脚。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依法进行会计监督,不仅可以从源头上预防和铲除腐败,还有利于把我们党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要求落到实处,且付出的社会代价最小,收效最快、最大。
值或思考的问题之六:我国自1985年颁布《会计法》,到1994年的修正及1999年的修订,均辟专章强调了“会计监督”,应该说,会计的立法精神已很明确了,而目前经济秩序却很混乱,会计领域也亟待打假,请问这支近1300万人的庞大会计队伍的法治作用哪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