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制约软件产业发展的会计因素浅析(3)

2015-06-23 01:00
导读:但是目前,外部信息使用者从会计资料中却无法了解软件企业人力资源的信息。笔者查阅部分上市的软件企业的会计报告,包括浙江的软件企业,结果发现

但是目前,外部信息使用者从会计资料中却无法了解软件企业人力资源的信息。笔者查阅部分上市的软件企业的会计报告,包括浙江的软件企业,结果发现他们2001年年度报告和2002年中报、季报中,没有一家企业对于在人力资源上的资金投入进行任何形式的披露,当然也就更谈不上对软件成本信息的真实核算与披露。

源于工业经济时代对物质资源的重视和对人力资源的忽略,传统会计体系对在人员方面的资金投入,或是以工资的形式进入产品成本,或是以其他形式进入当期费用,总之,是将这类支出划归收益性支出(费用化)而非资本性支出。但软件企业在人力资源方面的投资使职工提高技术水平和劳动生产率,使人力资源尽可能的在软件研究开发中发挥知识和技能,从而提高软件的知识含量和竞争力,而且软件的开发研制到批量生产往往是要跨期才能完成的,所以这些支出是以在未来的服务期取得高额回报为目的的。然而费用化的会计处理会使当期损益表的净收益削减,投资收益率偏低,可能使企业经营者误以为增加人力资源投资造成净收益减少,因此,为了短期业绩他们可能会减少或取消对人力资源的投资,这对企业长期发展是十分不利的。所以,传统会计不反映软件企业核心资源的做法是不合理的。

会计是为给信息使用者提供相关的信息,以助于进行正确合理的决策。如果会计不能给人们提供相关的信息,那么,它的意义何在?

2、缺陷之二:不能真实披露软件产品的成本信息

软件产品成本的会计处理方法还是停留在对批量生产阶段的资金投入的核算,恰恰忽视了形成软件产品最重要的阶段——研发阶段;从成本核算的对象来说,传统会计关注的是某个产品的料、工、费,由于软件产品的特殊性和目前理论及制度的局限,软件产品被关注的仅是其物质元素的料、工、费的核算,而它更重要的组成要素——数码元素的料、工、费却被忽略了。

从笔者查阅的上市公司的数据反映,软件成本普遍都比较低,因此软件企业报表中的软件销售毛利率比较高,一般都大大高于普通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的毛利率。

笔者又向新中大软件公司和浙江天健会计师事务所了解了一些情况。即将上市的新中大软件公司,其报表反映的销售成本相对于销售收入来说,比较低,据该公司财务人员反映,软件销售成本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材料成本,是指复制软件母版成本、建立软件文件和软件产品包装等费用;二是服务费用,指的是软件维护费和软件支持费等。目前我国软件业根据行业的高科技、高风险及未来收益不确定性的特征,将软件开发成本均视作科研费用,并采用“科技开发成本”账户归集科研费用,于成本发生当期列入费用处理,造成了期间费用高,产品成本低的现状。对于这一点,笔者从浙江天健会计师事务所得到了证实,目前,软件企业的软件成本构成的现状基本上就是这样。

笔者认为,这一现状与软件产品成本的实际情况存在很大的出入。我们都知道,软件企业都设有研发部门,非常重视研发,有大量的资金投入,这些投入最终都形成了软件产品的成本,而材料等物质元素的成本占总成本的比重是非常低的。软件研发成本的费用化会计处理虽然符合稳健原则,但最终导致软件成本的构成仅含批量复制成本,使得单位软件产品成本的内容忽略了前期软件开发成本费用的摊销,而导致成本的构成不完整,严重违背了会计的真实性、相关性的原则。因此,这样的成本核算势必会带来对软件产品成本很大程度上的误解,带来了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

上一篇:企业延期付款购物与延期收款销售核算方法的新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