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治理会计的应用浅析(2)
2016-02-19 01:02
导读:(一)国家医疗体制不公道 首先由于目前的医院均属于政府垄断,不存在较大的竞争,没有激活内部活力的机制;其次以药养医的畸型模式,使得很多医院更关注
(一)国家医疗体制不公道
首先由于目前的医院均属于政府垄断,不存在较大的竞争,没有激活内部活力的机制;其次以药养医的畸型模式,使得很多医院更关注药品治理,而忽视整个医疗本钱治理;再次卫生资源分布不公道,主要集中在大城市,导致大医院收进居高而无需担忧本钱,而小医院考虑本钱仍然进不敷出的局面。而治理会计就是要使医院面对市场、充分挖掘内部潜力、控制不必要的本钱,从而实现其作用的。在这样一个体制下,必然制约了其作用的发挥。
(二)业务流程不规范
这是影响治理会计发挥作用的一个重大影响因素。在目前的很多医院财务治理相当不规范,具体表现在:第一,科室对物资消耗治理太疏松,使得物资消耗波动幅度太大,对进行治理会计的物资分析造成很大影响;第二,报账不及时。由于医院对用度治理实行“一支笔”的政策,院长要对所有用度逐一进行审批,对有疑问的还需要进一步了解;同时,科室对本科室的用度报销亦存在怠慢的现象,造成每个会计期末时,对用度的回集不能达到预期的水平,从而影响治理会计的分析结果。第三,固定资产治理不到位,轻易遗漏本钱。会计核算不全面,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维修用度的处理不完善。在进行收进本钱配比时,本钱轻易被人为低估,造成结果的偏差。
(三)会计职员专业水平有待进一步进步
举例来说,据不完全统计,广州市的医疗单位的会计职员中,专科学历占87%,本科以上学历仅占12%。专业水平的高低决定了其对治理会计的熟悉程度及理解操纵能力,尤其是对重大的本钱支出项目和可塑性较大的本钱支出项目分析控制能力,例如对重点本钱项目实行重点监控和专责治理,控制“非必要”的本钱支出,把各种“额外”的本钱损失控制在萌发之前,这些都需要很强的专业技术能力。同时,由于医院的工作相对比较稳定,因此大部分人均比较安于现状,没有及时进步专业水平学习,导致与时代发展不协调。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四、发挥治理会计在医院治理中作用的对策
(一)建立医院治理会计体系
我国于1998年颁布实施的医院财务制度和会计制度,是我国医院财务会计的重大改革,顺应了我国卫生事业改革的发展方向。同时,医院财务会计制度的实施也为医院运用现代治理会计,加强医院经营治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条件,是医院实现集约型经营治理的基本保证。因此,我国医院应逐步建立财务会计与治理会计并轨并连网运行的治理模式。《医院治理
会计学》的出版,标志着我国医院治理学科的初步创立。本书参照企业治理会计的方法,将医院治理企业化,从医院治理的定义、会计假设、会计对象、会计目标、会计职能、特点与原则加以了阐述;建立了本钱状态与分类、收支平衡分析、变动本钱法、标准本钱法等基本概念和方法体系;对医院治理经营决策、投资决策、预算控制、存货控制、责任会计等进行了论述,并先容了国外应用服务量单位理论与绩效评价等有关内容。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化浪潮的推动,医学科技的迅猛发展,现代医院治理学必将在医院的经营治理中得到广泛、深进地推广与应用。作为全新的学科,其理论与方法体系将不断得到完善、丰富和发展。
(二)建立医院运用治理会计的组织框架
在财务治理模式上,应改变传统的以财务会计为主体的财务治理模式,实现由计划经济体制下“报账型模式”向市场经济体制下“经营治理型模式”的转变,建立治理会计与财务会计并行的财务治理模式,并运用治理会计学的原理和方法拓展传统财务治理的内涵,如进行医疗业务本量利分析、开展风险治理、存货控制等;同时应建立现代医院治理会计的组织形式。由于我国传统的财务治理体系没有将治理会计纳进其中,因此,要采取逐步引进,持续进步,终极有机融合的科学发展过程将治理会计融进其中。此外,还应建立独立于财务部分的审计部分,并在制度上和组织体系上保证内部审计职员能够独立开展工作,监视医院的经济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