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企业战略中治理会计的时间治理观(2)
2016-06-21 01:02
导读:三、时间是反映企业经营效率和效益的综合指标 治理会计以为,循环时间是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效率与效益的综合指标。企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缩短循环
三、时间是反映企业经营效率和效益的综合指标 治理会计以为,循环时间是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效率与效益的综合指标。企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缩短循环时间或进步顾客反应速度,就可增加企业销售数目或降低本钱用度,或者两者兼而有之,从而进步企业的获利能力和竞争能力。当企业努力缩短循环时间的时候,很多原来被时间所掩盖的题目就会自动暴露出来,特别是库存题目、质量题目、瓶颈题目、协调题目和供给的不可靠性题目等。譬如,当存货的库存时间很长时,企业的循环时间也必然随之加大;储存时间长,也意味着库存增大;库存储备充足时,物料或加工过程中的缺陷只有在其后很久才会被发现;当该批存货的缺陷在耗用中被发现时,可能整批产品都需重新返工,甚至报废,这将进一步延长企业的循环时间。显然,库存、质量、对顾客需求的反应速度使得资金占用本钱、机会本钱、废品损失、治理本钱、市场份额和销售收进等等都隐躲在循环时间之中。所以,循环时间的改进必然要求简化和缩短工作流程及路径,时间的改进也经常同时引起质量和生产率的进步。由此可见,时间治理是进步企业经营效率与效益的关键,企业把握了它就即是牵住了生产经营的“牛鼻子”,就能“纲举目张”,事半功倍。因此企业战略治理使得治理会计要求把改进循环时间看作是企业的所有工作质量改进过程中的一个主要中心,要求所有的目标、工作流程设计以及生产经营活动都要包括对循环时间的度量和控制。 综上所述,西方治理会计的时间治理观以为,时间是一个重要的本钱动因,时间治理是实施企业战略的重要手段,时间是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效率与效益的综合指标,因而治理会计必须对产品寿命周期、新产品开发时间、客户响应时间以及其他有关重要循环时间指标进行科学的计划、计量、控制与评价。笔者以为,西方治理会计的时间治理观对于我国治理会计理论和实务的发展也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值得我们结合实际加以研究鉴戒。
【参考文献】 [1][美]罗伯特。S.卡普兰,安东尼。A.阿特金森,著。吕长江,译。高级治理会计[M].沈阳: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618 [2]余绪缨。治理
会计学[M].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杜,1999.450-463 [3][美]Charles T.Horngren,等著。许秉岩,等译。治理会计教程(第10版)[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179 [4]余绪缨。治理会计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