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沉没本钱误导决策(2)
2016-06-28 01:03
导读:衡量投资项目本钱,只能包含因进行或选择该行动方案而发生的相关本钱。相关本钱指与特定决策、行动有关的,在评价时必须加以考虑的本钱,包括差额
衡量投资项目本钱,只能包含因进行或选择该行动方案而发生的相关本钱。相关本钱指与特定决策、行动有关的,在评价时必须加以考虑的本钱,包括差额本钱、未来本钱、重置本钱、机会本钱等。非相关本钱则指在决策之前就已发生或不管采取什么方案都要发生的本钱,它与特定决策无关,因而在分析评价和最优决策过程中不应纳进决策本钱的范畴,如过往本钱、账面本钱等。
从决策的相关性看,沉没本钱是决策非相关本钱,若决策时计进沉没本钱,将使项目本钱高估,从而得到错误的结论。
考虑已投进资源的机会本钱沉没本钱是决策非相关本钱,但与其相伴随的机会本钱却是决策相关本钱,需要在决策时予以考虑。
机会本钱不是通常意义上的本钱,它不是一种支出或用度,而是选定某方案可能损失的收进或收益。以中国干线飞机项目为例,终止该项目的机会本钱是什么呢?显然应当是继续进行该项目未来可能获得的净收益(扣除新增投资后)。假如不能产生正的净收益,下马就是最好的出路。即使有了正的净收益,也还必须看其投资回报率(净收益/新增投资)是否高于企业的均匀回报。倘若低于均匀回报,也应当忍痛下马。
事实上,干线项目下马完全是“远景堪忧”使然。从销路看,原打算生产150架飞机,到1992年首次签约时定为40架,后又于1994年降至20架,并约定由中方认购。但民航只同意购买5架,其余15架没有着落。可想而知,在没有市场的情况下,继续进行该项目会有怎样的未来收益?
当然,决策中某一既定行动的机会本钱有时是很难衡量的,本钱估计可能是高度主观和随意的。此外,有关评价应当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以贴现指标为依据。这些都应引起决策者的留意。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正确区分决策本钱与本钱一般说来,沉没本钱是就决策或评估而言的。从会计本钱核算角度看,实在并不存在什么沉没本钱。例如一个已发生了咨询费和开办费的投资项目,当环境发生某种变化需要重新决策时,这些用度作为沉没本钱不应当纳进决策本钱范围考虑。但在具体会计核算时,则应视决策结果的不同而进行相应的处理:假如最后决定放弃该项目,这些用度应当计进当期投资损益;假如项目继续,则根据会计准则在该项目的受益期内进行本钱分摊。可见,为财务报告目的而获得的某项经济活动的本钱对于决策目的来说,并不总是恰当的。
变劣势为上风
用“拿钱买教训”“交学费”的观点来看待沉没本钱是片面的。事实上,除了投资决策失误造成沉没本钱这一极真个情况外,很多时候沉没本钱是一种必不可少的支出。但沉没本钱也可以为在某些方面带来上风。
对一个行业或产业来说,其沉没本钱的状况往往构成了进出壁垒的关键,并终极决定市场结构。贝恩咨询公司(Bain)早在1956年就指出过,若一个产业的固定本钱或沉没本钱很高,就会形成进进门槛。
那些具有明显规模经济和庞大硬件投进的资本密集型产业,如能源、通讯、、房地产、集成电路、医药等产业,其逾额回报可谓诱人,但其惊人的初始投进和高退出本钱则往往使很多市场“准进进者”却步,由于这首先是一场“谁输得起”的比拼。
由于这些高沉没本钱的产业往往同时具备低边际本钱的特性,“输得起”的一方终极会成为市场的赢家。很多资本实力雄厚的企业正是利用沉没本钱来建立自己的竞争上风。小企业通常只能选择沉没本钱较低的竞争性行业求得。
如何减少沉没本钱
无论怎样,在实现同样战略目的的同时,尽可能减少沉没本钱的支出无疑是所有企业都希看的。真正如2000年前后公司竞争白热化时那样,比谁“烧钱”最快、最多,可以说是大多数投资者所不愿意看到的。
内容来自www.nseac.com 尽量避免决策失误导致的沉没本钱
这要求企业有一套的投资决策体系,要求决策者从技术、财务、市场远景和产业发展方向等方面对项目做出正确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