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会计准则与企业业绩报告模式改进(3)
2016-06-28 01:04
导读:按照新会计准则,利润=收进-用度 直接计进当期利润的利得-直接计进当期利润的损失,而这也仅仅是在利润表中体现的利润。这部分利润会在会计期末结转到
按照新会计准则,利润=收进-用度 直接计进当期利润的利得-直接计进当期利润的损失,而这也仅仅是在利润表中体现的利润。这部分利润会在会计期末结转到所有者权益项目当中,然而并不代表企业全面收益。根据新会计准则报告要求,直接计进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属于全面收益的一部分。直接计进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项目又包括: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净额,权益法下被投资单位其他所有者权益变动的影响,与计进所有者权益项目相关的所得税影响,和其他项目。
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新会计准则体现资产负债观,资产负债观关注企业净资产的变化。直接计进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项目属于没能在企业净利润中反映的价值变动。
四、报告综合收益——企业业绩报告最新进展
新会计准则要求企业编制所有者权益变动表,根据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信息,可以得到企业在会计期间内的综合收益信息。然而由于综合收益的信息仅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中报告,其有用性可能会受到质疑。
2009年5月,财政部颁发了《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3号(征求意见稿)》,从2009年1月1日起,企业在利润表“每股收益”项下增列“其他综合收益”项目和“综合收益”项目。“其他综合收益”项目,反映企业根据会计准则规定直接计进所有者权益的各项利得和损失扣除所得税影响后的净额。“综合收益”项目,反映企业净利润与其他综合收益的合计金额。这意味着,我国企业报告综合收益项目又向前迈进了一步。
在利润表中引进综合收益指标,将有助于投资者分析企业的全面收益情况,投资者不必借助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往分析企业当期的综合收益。另外,在利润表中报告综合收益将突出综合收益的理念,投资者在评价企业当期和未来业绩时,会更加关注未包含在损益表中的其他利得和损失项目。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为例,由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价值变动计进所有者权益,仅当其被出售时才能将价值变动计进当期损益,因此,企业通过在其他综合收益项目中报告当期直接确认的利得和损失以及前期计进其他综合收益当期转进利润的金额,将提供给投资者这一金融资产价值变动对当期以及未来业绩影响的信息,将有助于投资者分析企业当期全部已实现收益的构成成分,进而进步业绩报告的有用性。然而,也应意识到,由于其他综合收益全部都是未实现的利得和损失,因此报告这一信息可能会增加企业业绩报告的波动性,对投资者评价企业业绩带来干扰。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S].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2]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S].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
[3]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2008——国际会计准则第1号财务报表列报.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