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职财务治理专业若干题目的探讨(2)
2016-07-21 01:03
导读:“宽口径”是指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的设置要考虑培养的专业人才在知识、能力结构上不能过分单一,既要精通所学的专业知识,又要能很好地理解其他
“宽口径”是指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的设置要考虑培养的专业人才在知识、能力结构上不能过分单一,既要精通所学的专业知识,又要能很好地理解其他相关的经济治理活动。具体地说,财务治理专业应以金融学为理论基础,以会计学为贸易语言,以治理学为工具或手段,以满足执业需要为目的构建专业课程体系。其中专业基础课主要包含经济学、治理学、财政与金融、经济法、税法、基础会计学、市场营销学、
统计学基础等。专业核心课主要包含财务会计、财务治理学原理、中级财务治理、国际财务治理、财务分析、本钱治理学、金融市场概论、投资学、税务会计与纳税筹划等。
“强技能”则集中体现高职教育的特点。无论是公共基础课,还是专业课,在课程设置上都要注重专业技能的培养。公共基础课的教育目标应使学生达到四个一:培养一种良好的职业道德观、能写一手好文章(主要是财经应用文)、能说一口流利的
外语、拥有一副强健的体魄。专业课的课程设置还应有与专业培养目标相适应的实践教学体系,主要包括财务治理专业见习、专业实训和专业实习、会计综合模拟实习(手工、电算化两部分)、上市公司财务分析专题等。 四、关于教学模式
(一)注重理论教学
理论联系实际是当前财务治理教学中一个极为敏感的题目。目前,一谈到高职教育,特别夸大的就是“压缩理论教学,增加实践教学”,以为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实用型人才。受此影响,有的教师为自己的理论深化有可能脱离实际而迷惑,也有的教师既无勇气具体地讲授财务治理理论,又无能力将理论融进实践,从而导致当前财务治理理论课堂讲授的徘徊与心虚状态。固然高职教育的重点不在理论研究,但是尽对不能忽视理论教学而单纯地夸大实践教学。理论对于实践而言,其作用就在于为实践提供分析和解决题目的一个框架、一个原理或一个思想。同时,理论教学还能为高职毕业生以后备考会计专业技术资格(中级)奠定坚实的基础。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编辑发布) (二)强化实践教学
财务治理是一门应用性学科,是一门实践的艺术。当前,大多数高职院校建立了手工模拟实验室、财务软件实验机房,有的甚至还有ERP实验中心,这些都是保证财务治理专业进行实践教学的必备条件。但目前大部分实践教学的内容仍局限于财务会计,与企业财务治理实践活动差距太大。因此,学生在完成会计综合模拟实习外,还应走进企业进行实地见习或顶岗实习,进一步缩小理论与实践的差距。在实践教学中,可实行实验、实训和实习的方式,以此加深学生对财务治理的感性熟悉,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检验学生解决实际题目的能力。
(三)整合相关课程
财务治理学科体系具有极强的边沿性和交叉性,如何解决财务治理学与治理会计学和本钱治理学交叉重复的题目,同样是极其重要的。由于治理会计学既无研究的特定对象,又同样是资金、本钱的决策、计划和控制题目,因此,治理会计学就显得没有独立存在的必要。将治理会计学中的资金时间价值、投资决策、存货决策、全面预算和责任会计等内容纳进财务治理学,其他内容(如变动本钱法、标准本钱治理等)均可并进本钱治理学。
五、关于教材建设
目前,高职财务治理专业尚无一套自成体系、前后呼应的财务治理教材。现在使用的教材,大多是本科教材的翻版或是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
辅导教材的复印件,既面面俱到,又毫无特色。所以,为使高职财务治理专业教材走上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的轨道,要认真组织制订高职财务治理专业教材建设目标。教材建设的原则就是既要有别于本科教材,又要充分体现财务治理课程的精华。笔者以为,必须改变目前财务治理教材内容混杂的局面,将其一分为二,分别编写财务治理学原理和中级财务治理。有条件的学校和学生基础较好的学校可酌情编写并讲解高级财务治理;国际财务治理教材可选用通俗易懂的“十一五”规划教材,财务治理案例教材也可选用较为全面先容中外企业财务治理成败典型案例的、社会认可度较高的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