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盈余治理分析(2)
2016-08-15 01:22
导读:(3)由于一些区间公司数目较少,为减小偏差,统计中增大部分区间的抽样比例到50%。 3.指标设计本文设计了三类指标以衡量我国上市公司盈余治理的情
(3)由于一些区间公司数目较少,为减小偏差,统计中增大部分区间的抽样比例到50%。
3.指标设计本文设计了三类指标以衡量我国上市公司盈余治理的情况。第一类指标衡量了可操纵性利润的比例,目的在于从整体上衡量不同区间的盈余治理整体状况。第二三类指标调查了资产减值预备的计提行为和政府补贴的状况,以考察这两种可能的盈余治理手段的运用特点。
(1)可操纵性会计利润指标构成:该指标分为个数指标和均匀数指标可操纵性会计利润个数指标=可操纵性会计利润比值为负数的公司数目/公司总数目×100%可操纵性会计利润均匀数指标=某区间公司可操纵性会计利润比值的算术均匀数可操纵性会计利润比值=可操纵性会计利润/2000年度会计净利润×100%可操纵性会计利润=2000年度会计净利润—经调整后的会计利润经调整后的会计利润=2000年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2000年度投资活动现金流进小计—2000年度偿付利息所支付的现金 △应收项目—△应付项目 △存货△应收项目=2000年应收账款 2000年应收票据—1999年应收账款—1999年应收票据△应付项目=2000年应付账款 2000年应付票据一1999年应付账款—1999年应付票据△存货=2000年度存货总额—1999度存货总额解释:本指标意在衡量不同区间可操纵性应计利润占净利润的比例。如前所述,调整可操纵性应计利润是盈余治理的主要方式。从整体上看,假如不同区间的上市公司的指标存在明显差异,则此差异不是由于上市公司所处行业和所处地点所致,而是由于不同区间的上市公司采用了或调增或调减的不同盈余治理方式而已。由于可操纵性应计科目和不可操纵性应计科目并不存在尽对的区别,只有可操纵程度上的差别,为保险起见,本文从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开始,只考虑可操纵性相对较小的应收付账款,应收付票据,存货总额。另外,由于在我国的现金流量表中,分得股利或利润收到的现金、债券利息收进收到的现金等并不作为经营活动现金流进,而列在投资活动中;对于付现利息不作为经营活动现金流出,而列在筹资活动中,然而由于这些项目均反映在会计净利润中,所以指标考虑投资活动现金流进净额和偿付利息所支付的现金以同一口径。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评价:两种指标结果的评价都必须区分亏损公司和盈利公司。
对个数指标来说,假如是亏损区间的公司,由于其会计净利润为负,指标越大,说明有越大比例的公司的可操纵性会计利润为负值,从而表明公司可能在调减盈利。假如是盈利公司,由于其会计净利润为正,指标越大,说明有越大比例的公司的可操纵性会计利润为正值,从而表明公司可能在调增盈利。
对于均匀数指标来说,假如是亏损区间,指标越小,说明可操纵性会计利润比例越小,指标小到变成负数,说明公司可能在利用可操纵性会计利润项目调减盈利。对于盈利区间,指标越小,反而说明公司可能在利用可操纵性会计利润项目调增盈利。
无论个数指标还是均匀数指标,不同区间的指标差异越大,不同的盈余治理方式越明显。
(2)资产减值指标:构成:资产减值指标=短期投资跌价预备 坏账预备 存货跌价预备 长期投资减值预备/资产总计解释:本指标用来衡量不同盈利区间的上市公司四项资产减值预备与资产总额之比。如不同区间指标存在较大的差异,则表明不同盈利水平上的公司可能在计提政策上存在较大差异,因而本指标可以反映利用计提资产减值预备进行盈余治理的状况。
评价方法:本指标越高,说明上市公司有越大的可能调减了利润。本指标越低,说明公司有越大的可能虚增了利润。不同区间的指标的明显差异则表明盈余治理方式的不同。
(3)补贴收进指标:构成:本指标由个数和均匀数指标构成个数指标=接受补贴收进的公司/公司总数×100%均匀数指标=某区间(补贴收进/会计净利润×100%)的均匀数解释:一些报道反映补贴收进也在企业的扭亏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本指标意在考察有多少上市公司接受了多大程度上的补贴收进,即补贴收进的频率与幅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