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实施策略研究(2)
2016-08-26 01:04
导读:(六)软件功能单一,数据共享程度不高 1.会计信息系统孤立于其他系统之外 目前财务软件之间兼容性不强,产生大量应用题目。在同一行业内部,由于软件开发
(六)软件功能单一,数据共享程度不高
1.会计信息系统孤立于其他系统之外
目前财务软件之间兼容性不强,产生大量应用题目。在同一行业内部,由于软件开发没有从行业的整体角度出发,采用同一的或者是标准的数据接口和使用方法,导致报表汇总、数据查询、数据传输的不匹配。在同一部分中,由于购买者只考虑财务部分工作的需要,没有从整个单位信息治理的高度出发,结果导致财务部分和其他部分信息的中断,其他部分不能通过网络有效地共享财务部分的信息,无法真正满足企业治理信息系统对信息传输和处理的要求。
2.简单利用计算机替换手工会计业务,会计流程难以满足治理多层次的需要
调查中发现,全省很多中小企业在会计信息化过程中,仅仅利用了其中的财务核算功能,简单地把手工会计业务利用计算机往完成了,而没有利用信息化系统中更强大的治理功能。即当某项经济业务发生时,只是该经济业务的历史记录资料被送到财会部分,这样就造成会计信息系统只采集组织经济业务的子集,却忽略了大量的治理信息。题目在于,会计信息系统提供的账表已经无法满足信息使用者多层次、多视角探究和分析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需求。
(七)中小企业信息化缺乏科学的评价体系
当前,关于中小企业信息化的评价标准不一,经常会听到这样的评价:目前中国中小企业的网站普及率已较高,中小企业的网络接进基本进进宽带时代;90%以上的中小企业已接进互联网,60%的企业的计算机已全部联网;90%以上的中小企业使用ADSL等宽带接进互联网。但是,这样的指标能够反映中小企业信息化的水平吗?
三、河北省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实施策略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编辑发布) (一)建立会计信息化实施
评价指标体系
会计信息化指标评价是会计信息化体系的重要构成内容,选择恰当的方法评价会计信息化指标,对于推动会计信息化建设,真实反映会计信息化水平,引导会计信息化的实施,无疑具有重要的作用。根据企业实际情况,这里选定以下几个方面作为企业信息化程度的评价指标。
1.组织治理指标
企业对于会计信息化建设的组织治理包括企业对会计信息化的重视程度;例会、计划和总结项目的多少;投资预算比例和维护经费预算等几个方面。
2.基础设施建设指标
基础设施建设指信息化使用平台的建设,如投资预算的实际使用率;计算机联网率;人均计算机数目;系统软件综合水同等方面。
3.应用实绩指标
应用实绩指的是在会计信息化系统运行过程中,会计信息化目标与企业的整个战略规划一致程度;会计信息化解决实际治理题目的能力;会计信息化能否带来持久的竞争上风;会计信息化的计划控制效果等。
4.职员素质指标
职员素质指企业信息化工作职员自身素质和工作能力,包括大学毕业生的比重;信息化技能普及率;信息化知识更新情况;信息化故障排除率等方面。
5.信息安全指标
信息安全指标指企业实行会计信息化所处环境的安全程度,包括工作职员信息安全意识;信息安全设施水平;数据备份频率等方面。
以上指标是企业会计信息化程度的标志,但是不同的企业可以根据企业信息化所处的环境建立更加具有可操纵性的指标体系,不必局限于此。评价指标设定以后,可以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进行权重的确定,具体思路不在此赘述。
(二)加快企业信息化建设进程
1.业务处理集成化
河北省中小企业的治理,各部分之间、各种业务之间在分工上进一步细化的同时,相互之间的关联越来越紧密,运作也是更加精密,企业治理系统正向着对企业“人、财、物、产、供、销,时间、空间”各个方面综合的方向发展。实现网络化会计信息系统,就要求网络技术不能单独片面地针对于某单一部分,即企业所选择的网络方案中财务系统和其他各业务部分治理系统做到“无缝连接”,以实现企业财务、业务的一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