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会计职员职业判定能力(2)
2016-09-04 01:10
导读:2 客观因素 会计事项自身具有的特殊性会影响会计职业判定。特别的题目,由于很少有或完全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参照,解决它需要较强的职业判定能力;而经常
2 客观因素
会计事项自身具有的特殊性会影响会计职业判定。特别的题目,由于很少有或完全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参照,解决它需要较强的职业判定能力;而经常出现和已被充分定义的题目,解决它只需要一般的职业判定能力。
3 环境因素
(1)会计法律、法规。包括《会计法》、《公司法》、《税法》等会计法律规范,以及会计准则、财务通则等会计技术规范。它是规范会计行为,进行会计职业判定的准绳。会计职员在进行会计职业判定时,必须严格遵守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及制度,不能超越其限制的范围。规则性的会计法律、准则体系,对会计职业判定要求较低;而原则性的会计法律、准则体系,则对会计职业判定要求较高。 (2)会计主体治理层的影响。由于会计职业判定的不同选择会调整经济利益格式,因此治理层基于经营者利益,会要求会计职员在法律法规的边沿打擦边球,干预会计职员的职业判定和选择,必然会影响会计职业判定的效果。
会计职员会计职业判定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会计信息的质量,直接关系到能否正确核算企业的经营成果,这就要求会计职员适应会计改革的需要,不断进步职业判定能力。因此,为增强会计职员职业判定的能力,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1)转变传统观念,增强职业判定意识。
长期以来,我国会计制度明确规定了各行业的会计科目,并对各科目的内涵及其包括的内容作了具体而具体的解释,会计职员习惯于按照会计制度的规定来处理经济事项。此外,财务制度中对会计政策、会计估计的选择和运用也作了详尽的限制性规定,从而限制了会计职员进行职业判定的范围。这使得会计职员在工作中不善于运用职业判定往处理复杂和不确定性的会计实务。而在新形势下,复杂和不确定性的会计实务无处不在。这就要求会计职员转变传统观念,熟悉到会计职业判定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更新思维方式,改变过往墨守陈规的旧习,积极主动学习新准则、新制度及相关法律法规,不断更新和充实自己的专业知识,增强职业判定意识。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
(2)树立现代教育观念, 加强会计职员继续教育。
对复杂的会计业务作出公道而公允的判定,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功底、丰富的实践经验、更要有敏锐、正确的职业判定。因此,会计职员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现代教育观念,通过不断的学习,把握国家法规、新会计准则、企业治理等知识,为增强会计职业判定能力打好坚实的理论基础,同时注重会计实践,结合客观环境,将理论知识转化为现实的行为能力,使得会计职业判定能力得到更好的发挥。
(3)加强诚信职业道德建设。
真实、公允是会计职业判定的基本准则。加强会计职员职业道德教育,是进步会计职员职业判定能力的重要保证。会计职员作为特殊的行业职员,既要有良好的业务素质,也要有较强的政策观念和职业道德水平。会计职员在作出职业判定时,应实事求是、客观公正。会计职员在工作中要坚守职业道德,依法核算,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有效。
(4)加强企业内部财务控制体系。
有效的内控体系,可以降低会计职业判定的风险。完善的内控体系便于会计职员真正参与企业经营治理,对具体业务有更深、更多的了解,从而做出更完整、正确的职业判定。相互制约的会计岗位,也能防止滥用会计职业判定。集体决策制度能防止因个体职业判定的局限性而造成重大事项的决策失误。
(5)加强企业外部会计监管。
要充分利用行业自律、政府监视、法律规范的作用,建立以“行业自律为基础、政府行政监管为主导、法律法规的完善为准绳”的监管体系,以此约束和监视企业的会计职业判定,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加强监视和检查企业对会计准则的执行情况,以约束企业会计职业判定的任意性,增强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公允性。完善法律规范,防止会计职员利用会计政策的可选择性以及会计职业之便,蓄意做出错误的会计判定,制造虚假的会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