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核心业务系统防范银行会计风险的可行性研(2)
2016-09-21 01:05
导读:(一)以客户为中心的框架能有效降低信用风险和会计坏账风险 国外新一代核心银行业务系统其基本应用设计结构就是建立在以客户为中心的基础上的,可以
(一)以客户为中心的框架能有效降低信用风险和会计坏账风险
国外新一代核心银行业务系统其基本应用设计结构就是建立在以客户为中心的基础上的,可以使银行全方位采集、保存和使用客户的各方面信息,为银行从客户着手,降低业务风险、提高服务水平提供基本数据来源。同时,这种建立在CIF系统之上的核心银行业务系统,为未来的产品创新、分层次客户服务提供了有效的决策信息。
(二)提供完全集成的系统,满足各种产品需要
国外新一代核心银行业务系统的前台使用和后台处理都是完全集成在一起的,系统中的任何功能都可以被任何用户在有效授权的情况下在任何机构以多种方式进行访问,而且集成了资金和贸易融资系统。其集成的总账系统为银行提供真正的“一本账”功能。在国内商业银行完成地域意义上的“纵向”大集中的同时,提供银行业务多个系统的“横向”大集中。系统采用开放式标准,遵循模块化、参数化和标准化设计,充分体现了软件产品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良好的体系结构设计使国外新一代核心银行业务系统可以快速适应未来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并可以将这种变化带来的技术优势应用于银行系统之中。另外,国外新一代核心银行业务系统独立于服务渠道的特性,方便系统与各种服务渠道前端产品/接口或者是其它系统互联。
(三)强有力的风险管理系统能有效提高各方面风险管理能力
银行的风险管理从计算机的应用角度可分为分析型和操作型的风险管理两类。国外新一代核心银行业务系统提供丰富的操作型风险管理的功能,如:客户限额和额度管理、担保品管理、贷款流程管理、欠款催收、预警处理、数据安全性管理、交易安全性管理、日志功能、脱机交易功能等,从客户层面、行业层面和货币层面提高抗风险能力。同时为分析性的风险管理提供丰富的基本数据来源。另外,通过定义两个互相独立并且相互备份的服务器分区,然后在这两个分区上各运行一套核心银行业务系统,当系统进行日终批处理时,通过在两个分区间的任务切换,从而达到支持7×24小时全天候工作、扎账不停机,有效降低风险。
(科教范文网http://fw.ΝsΕΑc.com编辑)
(四)国际化程度高,与世界接轨能有效降低跨国界会计业务风险
国外新一代核心银行业务系统支持多机构、多语言(包括中文)、多币种。机构可以是地区、国家和辅助实体,每个机构可以使用各自的语言、货币,本地的报表及产品,每个机构实体往下可能被定义为多个分支机构、分理处或下属的部门。
四、我国引进西方核心业务系统的会计难点分析
我国部分银行也曾通过各种形式试图建立自己的核心业务系统,但是受管理方式、业务范围以及软硬件水平的限制,所建立的应用系统在功能和性能上都有一定的缺陷,而舶来的完善成熟的国外核心系统也未必能够很快适应中国的“水土”,从会计角度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难点:
(一)国内外会计管理理念和制度的差异
国外银行一般实行一级核算体系,对总分行清算资金往来系统只设一个过渡账户——总分行往来,总分行共用该账户,相互占用资金不计息,而国内银行实行总分行多级核算体制。国外核心业务系统中没有系统内资金清算功能,总分行不能对开清算资金往来账户。按国内银行的资金管理体制,分行作为一级经营单位,与总行资金往来需要相互计算利息,因而需要开立清算资金账户,用于系统内资金往来。由于账务层次过多,一些分行内部账交易的数量甚至超过了往来账户,潜在风险加大,不仅占用大量计算机资源,造成系统处理速度慢,批量处理时间长,月终、年终处理压力大,而且也增加了国外核心业务系统本地化和客户化的工作量。
(二)银行资金管理体制的差异
国外银行由于实行总行一级核算,分行被看作总行的营销前台,客户是银行共同的资源,因此,贷款发放可以简化为银行与客户之间的借贷关系。银行向客户发放贷款属于财务会计核算范畴,由核心业务系统处理;总分行之间的资金占用和利益分配,属于银行内部利益再分配范畴,可以通过外挂的管理会计模块进行核算。而国内银行核算层次多,系统内各层次之间资金关系复杂,有些银行为了加强系统内资金管理,实行了系统内借款的做法,具体执行中要求贷款的发放、回收、计息等均与总、分行间的系统内借款处理绑定关联。此类需求若要在核心业务系统中实现,需要系统做出重大改动。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三)“倒起息”问题
倒起息有时被称作“利率晚到”,指由于假期等某种原因,利率的实际生效日需要提前到系统当前日期之前,尤其随着近年来黄金周等各种假期的出现,倒起息频率较国外要高得多。目前国外核心业务系统还不能处理好这个问题,完全按照国内银行的自动处理要求对系统进行改造也有一定难度。
(四)跨分行访问控制问题
国外银行机构设置扁平化,分行只是按业务纵向销售总行产品的前端,因此国外系统一般没有跨分行访问控制的概念,各分支机构间可以随意访问,很多模块无需对跨分行权限进行限制,一家分行可以改动另外一家分行的业务。由于国内银行管理模式与国外不同,因此很容易发生分行错记总行账问题。即使产品供应商不愿意修改,从风险控制的角度看,类似差异需要按照国内银行现有模式进行修改。
综上所述,由于国内外市场发育程度不同,银行的外部监管环境和法规制度相差较大,银行内部的管理体制、业务流程和操作习惯也有很大的区别。这些差异的解决程度将直接影响到项目的成功与否和风险大小,因此需要各参与方正视差异,共同面对和分担项目风险。
五、有效发挥银行核心业务系统会计风险规避功能的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