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立健全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思考(2)
2016-09-27 01:11
导读:3.建立内控制度,要结合本单位的实际。要对原有相关制度与《规范》进行对照清理。已有的制度,符合要求但尚不完善的,应补充完善;不符合要求的
3.建立内控制度,要结合本单位的实际。要对原有相关制度与《规范》进行对照清理。已有的制度,符合要求但尚不完善的,应补充完善;不符合要求的,加以废止。经常发生的有关事项,即使《规范》中没有列明,也应加以补充。
4.发挥整体上风,调动上下各方面的积极性。在较大的企业或企业团体内,拥有较多的子公司或分公司,其所发生的不少经济业务,具有很大的共性。从上至下,假如各层次都分别制订一套内控制度,既无必要本钱又高。因此,发挥大企业、大团体的整体上风,不仅可以降低工作本钱,而且可以进步工作质量。可从内部不同层次的会计岗位上抽调一部分业务骨干,成立制度起草小组。在建立好制度主题框架的基础上,根据小组成员各自所在层次的专业上风,公道分工。实施办法制订后,分别经总经理办公会、董事会通过后,下发实行。各下属单位,可以此为据,结合本单位实际做补充规定或制订实施细则。有关授权事宜,应根据企业治理的有关规定或公司章程进行。
三、贯彻落实《规范》应做好的其他几项工作
1.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深化改革。国有大、中型企业,要按照企业制度的要求,继续实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在这方面,国家应通过深化国有资产治理体制改革,真正解决好出资人到位。已经改制为公司制的企业,在权力制衡方面,尤其要解决好当前存在的董事会、监事会成员和经理成员在职位上高度重叠的题目,克服和防止“内部人控制”。董事会要真正代表所有者对经营者进行监视。监事会对董事及经营者的监视作用要有效发挥,而不应是摆设。在建立健全内控制度过程中,应层层明确事项的审批授权范围,划清责任,防止越权审批。
本文来自中国科教评价网
2.建立严格的违规责任追究制度。一是国家有关立法部分,要建立健全适合企业特点的真正能够操纵的有关责任追究法规;二是企业内部建立健全相应的责任追究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应体现下管一级的原则,使责任追究制度做到责任到位,有法有规必依,违法违规必究。
3.建立健全严格的监视检查制度。企业的主管部分以及企业外部的中介机构(会计师事务所),要把检查评价企业内控制度是否完善和有效,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并适时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企业内部,上级财会部分,要对下级单位的内控制度执行情况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发现题目及时解决。要充分发挥企业纪检监察部分、审计部分的作用,由于,很多违反会计制度的题目,仅仅通过财会职员是很难发现或者是很难及时发现的。
要解决好以包代管的题目。现在,各种承包制,在企业内部广泛推行,这对于落实责任、加强内部控制,能够起到积极作用,但也掩盖了不少治理上的题目。很多金额较大的承包项目,形成的终极结果往往是包盈不包亏,在形成巨大损失后,承包人所交数额有限的风险抵押金,根本无法抵补疏于治理而造成的损失。而在题目的背后,还可能隐躲着违法乱纪、营私舞弊的行为。
4.会计职员在执行内控制度过程中,起着其他人不可替换的把关作用。首先,会计职员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高度的责任心,其次要有较强的技术业务能力。另外,企业领导必须支持和理解会计职员的工作,维护好会计职员在控制中应有的权威作用。
5.加强相关职员的
培训工作。当前,会计工作质量差,会计信息失真,其原因固然很多,但与会计基础工作相关的很多其他治理工作水平较低亦有很大的关系,因而要加强会计控制水平,有赖于全面进步企业内部各项治理工作的水平。内控制度一旦建立,必须全面开展培训工作,使所有相关职员不但熟悉它,而且要把握其操纵,并自觉做好相应的工作。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