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可持续发展战略下的环境本钱核算(2)
2016-10-24 01:19
导读:(2)维持自然资源基本存量用度是指为保证可持续发展实现的物质基础而发生的人类劳动耗费的货币表现。为了保证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存量,需要采
(2)维持自然资源基本存量用度是指为保证可持续发展实现的物质基础而发生的人类劳动耗费的货币表现。为了保证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存量,需要采取措施,进步矿产资源的利用效率.需要寻找替换品、需要对矿产品进行深加工等等,这些措施发生的支出构成了维持自然资源基本存量的用度。
(3)生态资源保护用度是指为保证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所发生人类劳动耗费的货币表现。生态资源保护用度按照支出的用途分类,又可分为维护生态资源现状的支出、预防污染支出、治理生态资源交出、生态资源破坏损失等等。维护生态资源现状的支出是指生态资源并未受到危害,为了维护生态环境,保护既定质量,进行必要维护活动而发生的用度;预防污染支出是指生态资源尚未受到危害,但已经预料到污染有可能发生,为避免其发生进行预防活动而发生的支出;治理生态资源支出是指破坏生态资源的事件已经发生,要减除已发生的危害,治理活动中发生的支出。人为破坏生态资源造成的损失是指损失已经造成,难以在短期内甚至相当长的时期内得到治理、弥补和恢复,损失本身固然不是人们的直接支出,但是损失意味着资源的耗损、财富的减少。为了尽量减少臭氧层空洞、土壤腐蚀、沙漠化.洪水及干旱、水质退化等对环境良性循环的影响,需要采取措施,为此所发生的支出构成了生态资源保护用度。
(4)生态资源降级用度主要反映在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内,不反映在企业的会计核算中。如臭氧层空洞、土壤腐蚀、沙漠化、洪水及干旱、水质退化等生态资源降级的损失,其价值表现为生态资源降级用度。
三、环境本钱的核算
1.资源耗减用度的核算
对自然资源耗减用度计量的条件是对环境资产进行计价。资源产品生产所消耗的自然资源,经过一次生产过程后就改变实在物形态,它与生产过程中的原材料一样具有存量的性质。将自然资源作为一项资产核算,可以为是对环境资产存量的核算,而将自然资源的耗减作为一项用度核算,可以为是对环境资产流量的核算。流量的核算总是要受到存量计价的,而流量的计价又影响到存量的现存价值。
(转载自http://www.NSEAC.com中国科教评价网)
既然自然资源具有存量的性质,笔者以为可以按照存量的进行自然资源耗减用度的核算,即耗减用度按照发出存量的方法计量。其耗减用度就相当于生产本钱中的“原材料或直接材料”,其确认与计量均可参照
“原材料”项目进行。在处理时可以将耗减用度作为一个本钱项目列进到资源产品本钱中往,在本钱项目中增加一个“耗减用度”项目,专门核算资源产品耗用的自然资源的价值。同时为了保证“环境资产”账户能反映某一会计主体所拥有的环境资产总量,应设置“环境资产减值预备”账户,反映耗用自然资源而减少储量的货币表现。该账户为“环境资产”账户的抵减账户,通过其抵减可以反映该会计主体拥有的环境资产净值。
2.维持自然资源基本存量用度的核算
维持自然资源基本存量用度的发生一般表现为人类劳动的耗费,可以按照财务会计的计量方法,按照实际本钱计价原则,即以包含劳动的货币作为计量单位,以本钱、重置本钱等作为计量属性,对资产进行计价。维持用度按其支出以及与资产的关系,在会计处理中可分为:(1)用度的发生能够独立形成自然资源,如人造森林、草场的用度。这类用度发生的结果形成人造自然资源,会计上应将其作为一项独立的环境资产进行核算。但由于人造自然资源形成周期较长,而实际本钱原则要求资产一旦进账后,一般情况下不能调整资产的账面价值。因此,在维持用度发生的整个期间内,可以通过“环境资产预备”账户回集发生的用度,待其形成效用能力时,再转为环境资产。(2)用度的发生不能形成独立的环境资产,只是有助于环境资产发挥其功能。如为森林喷洒杀虫药以延长森林提供效用的能力,这些用度相当于资产在使用过程中追加的用度。对于这类用度可以参照固定资产使用期间的追加用度的处理方法进行会计处理,即在发生时直接计进环境资产的价值或作为当期用度处理。假如能够增加自然资源的未来效用,则将用度计进相应自然资源的价值;假如不能带来未来相应效用,或金额较小时,可作为当期用度处理。(3)用度的发生有助于环境资产发挥效用,同时又符合确认固定资产的定义时,如进步资源利用效率、改进设备所支出的用度等,应将其确以为一项固定资产,进行固定资产增加的核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