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会计在我国贸易银行体系中的应用(2)
2016-11-07 01:06
导读:2.结合我国实际, 在组织结构上为实施治理会计提供保障 西方贸易银行大都实行扁平化治理的事业部制, 将全行分为利润中心和本钱中心, 能够为银行分析评
2.结合我国实际, 在组织结构上为实施治理会计提供保障
西方贸易银行大都实行扁平化治理的事业部制, 将全行分为利润中心和本钱中心, 能够为银行分析评价各责任中心的利润贡献提供具体的数据报告。而我国贸易银行主要是总、 分、 支三级治理机构, 只能够提供机构核算的数据信息, 很难按照各业务、 各产品实施精细考核和业绩评价。各贸易银行已经意识到这一点, 正在进行有益的尝试: 比如按业务和产品设立职能部分, 对银行业务和产品分条线垂直进行治理, 弱化各分支行的业绩评价等, 使银行的经营治理向更专业和精细化的方向发展, 这些都为更好地发挥治理会计的作用提供了组织保障。但是, 我们也应看到, 按照国内的实际情况, 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 贸易银行“ 一级法人、 分级治理” 的体制依然是治理体系的主流, 我们不能推翻这种分级治理体制, 只能顺应潮流, 完善治理会计所需信息的搜集、 报告和检查制度, 将治理会计信息与分级治理体制和利益协调机制结合起来, 建立以治理会计信息为基础的激励约束机制, 以更好地发挥治理会计在我国贸易银行经营治理中的职能。
参考文献:
[1]温坤:《治理
会计学》.第三版.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9月.
[2]张福荣:《贸易银行会计实务》.初版.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年8月.
[3]克里斯马腾.《银行资本治理》. 第二版.机械产业出版社,2004年1月1日.
[4]唐有瑜:《贸易银行治理会计的难点、重点和突破点》.四川会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