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企业应收账款的治理1(2)
2016-11-18 01:21
导读:(4)企业的某些治理者和经营者缺乏经营理财的意识和观念。部分企业治理者和经营者注重生产经营工作,没有从思想上熟悉到做好经营理财工作的重要性;没
(4)企业的某些治理者和经营者缺乏经营理财的意识和观念。部分企业治理者和经营者注重生产经营工作,没有从思想上熟悉到做好经营理财工作的重要性;没有做到企业治理以财务治理为中心,财务治理以资金治理为中心。对资金的治理和使用,只注重如何往借钱和花钱,没有对现有的资源和资金进行有效的配置和调度,致使企业产生了大量的应收账款,并且也不积极从加强治理的角度往清理应收账款,造成大量资金长期滞留在外,影响了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的开展和资金的有效使用。
2、原因分析
(1)企业自身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产品缺乏足够的竞争上风。造成产品积存,迫使企业在销售过程中不得不做出让步,如产品
试用期加长、货款交纳时间放缓等,从而使得企业的应收账款数目增加,回款的速度放缓,应收账款质量恶化加重,进一步增加了企业的负担。二是企业信用治理意识淡薄。企业对客户资信情况了解不足,重视不够,特别是在当前买方市场形成的条件下,饥不择食,产品销售既不签订合同,也不签订分期还款协议,导致企业坏账的增加。三是企业应收账款的风险防范工作不到位。很多企业在加强全程治理的同时,没有充分、有效地利用好应收账款,当债权发生时只限于简单的治理,而没有利用应收账款转移风险、解决应收账款未回收时资金短缺的题目。
(2)企业外部原因。主要有以下原因。社会信用体系尚未建立。良好的社会信用是建立规范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保证,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条件和保证。我国缺乏有效的社会信用监视机制,对违反信用的商户监管力度不够。法院对已生效的判决执行力度不够,加上地方保护主义的干扰,形成法律白条情况屡见不鲜,造成违约企业欠债有理、欠债有利可图思想占据上风,也助长了一些企业欺诈行为的产生,破坏市场经济环境,恶意拖欠货款思想在一定时期形成一股风气,见怪不怪已成为一种时尚,严重地破坏社会的信用环境。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整理)
三、加强企业应收账款治理的建议
1、企业制定公道的信用政策,包括宽严适度的信用标准、规范公道的信用条件和科学审慎的信用额度
信用标准,是企业同意向客户提供贸易信用而要求对方必须具备的最低条件,一般以坏账损失率表示,企业信用标准越高,坏账损失的可能性就越少。但是,过高的信用标准不利于企业扩大销售;相反,假如企业的信用标准过低,固然有利于企业扩大销售,但会相应增加坏账损失和应收账款的机会本钱与治理本钱,因此,企业需要制定一个合乎自身情况的信用标准。企业在制定信用标准时,应着重考虑以下三个方面的因素。一是同行业竞争对手的情况,假如竞争对手实力很强,企业就应考虑是否可以采取较低的信用标准,增强对客户的吸引力;反之,则可以考虑制定严格的信用标准。二是企业承担违约风险的能力,当企业具有较强的违约风险承担能力时,就可以考虑采用较低的信用标准,以进步企业产品的竞争能力;反之,假如企业承担违约风险的能力较弱时,则应制定严格的信用标准,严防坏账的发生。三是客户的资信程度,企业应在对客户资信状况进行广泛调查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判定,并决定是否给客户提供贸易信用。
信用条件,是决定给予或拒尽客户信用的依据。一旦企业决定给予客户信用优惠时, 就需要考虑具体的使用条件。企业在接收客户的信用订单时,要向其明白提出付款时间及其他相关要求,包括信用期限、现金折扣和折扣期限方面的约定。通常,延长信用期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扩大销售量,从而增加销售毛利。但是不适当地延长信用期限,所得的收益有时会被增长的用度抵消,甚至造成利润减少,给企业带来不良后果。因此,企业应参考所处行业惯例,立足于不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和经济效应,制定出恰当的信用期。折扣期限的确定主要视折扣的损失是否小于银行同期贷款利息而定,决定企业是否提供及提供多大程度的现金折扣,主要取决于提供现金折扣后的收益是否大于现金折扣本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