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现代产权理论对会计的影响与挑战(4)
2016-12-08 01:00
导读:(二)对会计技术方法定位提出的挑战 这里所说的会计技术方法就是会计核算方法,如复式记帐法、会计凭证、会计帐簿、会计报表等。在产权理论下,
(二)对会计技术方法定位提出的挑战 这里所说的会计技术方法就是会计核算方法,如复式记帐法、会计凭证、会计帐簿、会计报表等。在产权理论下,对会计技术方法进行考察,会发现会计核算的诸方法都是对产权及其变动情况的反映和监督。首先,会计核算方法是对企业各利害关系集团权益的保护,如通过会计科目和帐户对企业的所有者、债权人和利害关系集团的利益作出了合理的界定,维护了产权主体的利益不受侵害。其次,会计核算方法通过会计平衡公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来正确反映企业的产权结构和正当权利与义务,使法人财产权(资产)和债权人权益(负债)以及财产剩余索取权(所有者权益)之间形成了一种平衡关系,这种平衡关系实际上是企业产权各项权利的再现,也是会计按照产权关系进行技术处理的标准。再次,通过会计凭证、会计帐簿、会计报表能够对企业的产权及其变动进行客观的描述和管理,充分揭示企业的产权信息流。因此,从产权理论的角度出发考察会计的技术方法,会发现会计与产权具有一种天然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会计的技术方法的定位应当是:既是对企业产权及产权变动的客观反映,也是维护企业产权制度的方法与手段。
(三)对会计思想观念提出的挑战 在现代产权理论下,会计工作者与研究人员思想观念受到挑战,必须加以转变。 1.新理论,解决新问题 笔者认为,会计人员学习新理论既包括新理论会计也包括与会计相关的新理论,如
法学、经济学、管等方面的理论。产权理论就是其中的一部分,它经过几十年的,已经取得了很多研究成果,如产权制度因素分析方法、契约理论、委托代理理论等,对会计研究者和实际工作者都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会计人员通过对新理论的学习,能够丰富自我,提高认识水平,服务于会计研究和会计实务工作,解决新问题。 2.会计是大环境下的大会计 会计处于一定的环境中,而且会计的环境也会随着社会经济的变化而变化,新的理论发展也对其提出更高的要求。因为新环境会带来新问题,会计人员只有将会计理论置于社会大环境下才能获得全面而的结论。产权理论是关于社会和企业整体的理论,它将“企业”视为“市场”的替代物,并认为会计信息和会计制度是进行市场交易的必要前提,把会计信息作为引导社会资源配置的信号之一。因此,会计人员一定要转变传统的思想观念,不能将自己仅仅限定于“会计核算”的范围内,这样将不利于会计工作的开展以及会计学的发展。 3.建立现代企业产权会计 产权理论给会计人员提出了新的挑战,同时也给会计研究者、实际工作者以众多启示与发展空间。产权会计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企业产权变动所带来的会计问题,也就是通常所讲的非持续经营下的会计。以前会计人员对非持续经营会计的认识不足,研究不够深入,而产权理论提示人们,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产权制度变动是经常的和多样的。这就要会计人员在不断学习的基础上,探讨新领域,寻找新方法,解决新问题,面向科学和未来,彻底转变思想观念,努力探索建立现代企业产权会计的新途径。 会计系统的复杂性,客观上决定了人们对会计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入的过程,对会计的研究也应从多角度去进行。近几十年来,日趋成熟的产权理论及其研究成果,对社会科学各个方面的研究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从产权的视角对会计的诸问题进行考察和分析,并试图通过这种分析解释会计现象,解决会计问题,谋求建立产权会计,是具有现实和深远决义的。 [] [1]伍中信:《产权与会计》,立信会计出版社,1998年版。 [2]田昆儒:《论企业产权重组会计》,《南开管理评论》,1999年第3期。 [3]田昆儒:《论产权制度与会计信息揭示》,《会计研究》,1999年第11期。 [4]查特菲尔德:《会计思想史》,商业出版社,1990年版。 [5]田昆儒:《产权经济会计论纲》,《财会月刊》,1998年第6期。 [6]田昆儒:《企业产权会计论》,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7]黄少安:《产权经济学导论》,山东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