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会计信息失真与对策研究(2)

2017-08-04 01:05
导读:(二)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观性因素 1.隐瞒、少报收入,多列、虚列支出,达到偷税的目的。 2.多列资产,少列负债,不反映或有负债;虚列收入,少计支出
  (二)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观性因素  1.隐瞒、少报收入,多列、虚列支出,达到偷税的目的。  2.多列资产,少列负债,不反映或有负债;虚列收入,少计支出,虚增利润,粉饰报表,达到欺骗债权人及广大投资者,取得资金,达到圈钱的目的;或从个人名利出发,制造经营业绩(政绩)以达到个人目的。  3.为个人或小团体的不正当利润,巧立名目,编造经济事项,超出开支范围及标准;设立小金库,账外设账,达到逃避检查、监督的目的。  4.非法转移企业法人财产及经营业务,让企业空壳化,甚至破产,以达到逃废债务、偷税的目的。  此外,既有客观原因,又有主观因素的情况,如账表不符、账账不符、账证不符、账实不符的现象普遍存在;或者根本不按规定设置账簿,保管账簿,无账可查。这既是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又是会计信息失真的表现形式。还有,为了获取不正当利益,利用现行财务会计制度的缺陷大做文章,既“合法”,又能达到目的的情况时有发生。  二、信息失真对的危害性  会计信息失真,对内直接降低,甚至丧失了会计的计划、预算、反映、控制和监督作用和职能,无法建立、执行有效的内控制度,会因家底不清无法据以作出合理的预测而发生财务危机或其他重大损失。从而失去了会计对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指导作用;对外无法让债权人和广大投资者及潜在投资者了解企业的现状和预测未来,这又直接制约企业对外筹集资金,从而制约企业的、壮大。会计信息失真了国家对宏观经济的有效调控。而人为会计信息失真的社会危害性更大,最大的是虚假会计信息危害市场经济秩序,导致严重的不公平竞争,滋生腐败、掩盖腐败,损害国家及社会公众利益,加剧信用危机。  三、治理会计信息失真的措施  (-)进一步修订、完善财务会计制度,加快与国际会计惯例接轨的步伐,从技术上解决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2000年国务院颁布的《财务报告暂行条例》及2001年财政部制订的《企业会计制度》以及已经颁布的具体会计准则和今后陆续出台的会计准则,将为会计信息质量提供必要的保证,也将解决前述由于会计制度和会计政策带来的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  (二)改进会计专业,改革和完善会计职称制度,不断更新课程及考试科目,增加实践方面的和案例等,把好会计人员队伍的入门关,考虑制定会计职业准入规则,适当提高会计执业准入的门槛。  鉴于一般会计专业教材编制周期较长,教材总是慢半拍甚至几拍,跟不上新规定、新准则出台的步伐。因此,应当加快会计专业教材建设,让会计专业教育及职称考试紧跟新规定。新准则出台的节奏。同时会计教学增加实践环节,会计职称考试加重会计实务比重,体现最新规定及准则,从而引导会计教学。  会计职称考试,应当坚持一定的实际工作年限的硬性规定,对非会计专业又不曾修过会计课程的考生,应相应增加考试科目。  (三)强化会计人员后续教育力度,改进管理措施。除了会计专业教育及会计职称考试等基础教育和应试教育外,会计人员后续教育最为重要了。如果说前者属于阶段教育,则后者属于终身教育。后续教育可以弥补会计专业教育及会计职称考试的不足,能够帮助会计人员解决现实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满足会计人员更新知识、提高业务水平的需要。因此,对会计人员,应有年度后续教育的强制规定。会计人员的后续教育记录,可以作为用人单位录用会计人员及会计职称评聘的重要依据。  (四)改革会计管理体制,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可参照成立注册会计师协会的办法,成立中国会计师协会,全国的会计管理改由行业协会自律管理,国家财政部门改变直接管理的做法,转为间接管理和行使行政执法监督职能。协会应该属于非盈利性的组织,定位为管理、协调、服务等方面。从而改变国家财政部门直接管理会计的力不从心、鞭长莫及的现状,提高会计管理的效率和质量,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促进经济的发展。  (五)修订《税法》,适当降低税率。完善《税收征管法》,改革征管措施,做到公开、公平、公正,消除做假账的最大诱因。会计信息失真,与现行税法和征管措施的缺陷密切相关。一方面,相当一部分的流转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流失,影响国家财政收入;另一方面,税率过高,影响企业的自身积累和发展。比如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高达4%的税率,让一般工商企业无利可图,隐瞒销售收入不可避免。不难想到,假如适当降低税率水平,同时加强税收征管,完全可以将因降低税率所减少的税收收回来。这样,税率降低了,经济发展了,企业也不用、不敢冒巨大的偷税风险去做假账了。  (六)大力推行年度会计报表的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全面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如果注册会计师签发的审计报告具有应有的公信度,如果银行及其他债权人大胆使用经注册会计师发表意见的会计报表,如果投资者可以就注册会计师发表意见的会计报表作出投资决策,如果国家税务机关根据注册会计师发表审计意见的会计报表及制作的纳税文书征税,则会计信息质量将不再是问题。  从目前我国注册会计师事业的现状来看,应有一个巨大的发展空间。国家在加强行业监管的同时,应该给其“消费”市场。也就是说,让注册会计师签发的货真价实的审计报告有人看,有人用,有人出钱“买”。中国的注册会计师事业蓬勃发展了,会计信息的质量也就提高了。  当然,会计信息失真又是一个阶段问题。国家和社会公众不会让虚假会计信息长期存在下去,不会容忍少数人的不正当利益长期损害国家和社会公众利益。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建立,法制进一步健全,虚假会计信息会没有市场,人为提供虚假会计信息谋取不正当利益会因为付出巨大代价,最后不得不权衡利弊,放弃造假。但我们不能坐等这一天的到来,而应该采取坚决的措施,对会计信息失真及早治理。
上一篇:多种计量属性在新会计准则中的应用及评述 下一篇:社会对账与会计信息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