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会计信息质量控制分析(2)

2017-08-04 01:12
导读: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以战略分析为核心环节,强调将重点放在舞弊产生的根源,即压力、动机上,而非舞弊产生的表面结果。将审计重心前移,从注重实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以战略分析为核心环节,强调将重点放在舞弊产生的根源,即压力、动机上,而非舞弊产生的表面结果。将审计重心前移,从注重实质性测试到注重对风险因素的确认和评估。但在实际工作中,不少审计人员往往忙于审阅账册、抽查凭证和复印资料,埋头实施详细测试,这样很可能只发现小错误,而忽略大问题。会计资料只是对经济活动经过加工的数字反映,而不是经济活动本身。只通过这些加工反映的二手资料是很难发现问题的。一名优秀的审计人员首先应该对被审单位的财务情况从多角度进行分析,分析性复核要注重审计对象的整体合理性,从宏观层面考虑可能存在的重大问题。有些舞弊案从具体的造假手段来看近乎达到了完美的程度:造假时间分散,造假手续齐全,造假名目繁多,表面核算程序规范,但把这些拼在一起形成的整体可能就是一个不可能存在的“四不象”。
  新颁布的审计准则对了解审计单位、分析和评估重大风险提出了很好的规范和指引,该准则虽然是只规范社会审计,但对政府审计和内部审计也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2)注重内查外调,实施延伸审计。
  注重“内查外调”是国家审计的一个优良传统,很多舞弊和案件的线索也正是在对其他单位的审计过程中发现的。在长江堤防隐蔽工程审计中,审计人员就未局限于最终形成的书面材料本身,而是深入工程业务,按施工流程进行一步步的追查,对采石场、港监部门等单位作了大量的延伸审计,在此过程中不断地发现疑点和线索,最终揭示了这一重大案件。
  (3)运用计算机审计。
  运用计算机审计主要是一个数据筛选和分析的过程。一是按金额、类别等特征对审计对象总体进行分层,以着重审计包含重要项目的层次,并减少样本量;二是利用数据间的逻辑勾稽关系,来发现不符合这种数据内在联系的异常情况。

(转载自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3加强会计人员控制
  
  会计信息质量控制中最活跃、最积极因素是人,加强会计信息质量控制,首先,必须加强会计队伍建设,全面提高会计人员的政治素质、职业道德水平和专业能力。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切实增强会计人员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大力培养独立公正、严谨负责的职业道德和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会计人员。
  (1)加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
  从会计信息质量控制角度考虑,职业道德教育就是加强会计人员的职业责任心,树立职业使命感,共同维护会计行业的健康发展。会计人员缺乏职业责任心,未树立职业使命感,纵使再高的会计技术水平也难以控制会计信息质量。
  (2)加强会计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后续培训教育。
  对会计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加速知识更新,加强其专业胜任能力。会计组织内部还应设立咨询部门,为会计人员提供当前业务技术发展的信息和有关资料,比如会计、审计、经济方面国内外专家的评论,有关新颁布的法规制度,指导工作的最新手册等。会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遇到难以解决的技术问题,应能得到权威专家的指导。
  (3)加强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目前,注册会计师行业正在通过各种方式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2005年,中注协发布了《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关于加强行业人才培养工作的指导意见》,对行业高端人才的培养方式和渠道作了指导:开办行业MPAcc、开办行业EMBA班、积极支持中国注册会计师取得境外注册会计师资格以及加强与境外会计师职业组织和国际会计公司及培训机构的合作,拓宽注册会计师的培训渠道等。2005年开始在行业内开展英语及综合能力的测试(2006年更名为领军人才后备队伍选拔测试)选拔行业领军人才后备队伍。这些措施的导向及目的很明确,就是要求注册会计师提高综合素质。   4完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
内容来自www.nseac.com

  
  4.1制定完善的会计法律和法规
  (1)在我国现行法规中,缺乏对会计信息具体认定的法律规定。如对什么是虚假会计信息,如何确认虚假会计信息以及对制造虚假会计信息的人员法律责任如何确定、如何处罚等,在法律上都是非常模糊的问题。
上一篇:论会计诚信教育在会计诚信问题中的定位与实施 下一篇:没有了
/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