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预付账款”的正确使用与管理(2)
2017-08-04 01:26
导读:二是财务负责人和内部审计部门应定期对“预付账款”进行实质性测试。重点审查预付账款支付的正确性、时效性和合法性,获取或编制预付账款明细表,复
二是财务负责人和内部审计部门应定期对“预付账款”进行实质性测试。重点审查预付账款支付的正确性、时效性和合法性,获取或编制预付账款明细表,复核加计正确,并与报表数、总账数和明细账合计数核对,同时请单位协助,在预付账款明细表上标出截止检查日已收到货物并冲销预付账款的项目,抽查复核其真实性和正确性。应选择以下对预付账款进行性复核:将期末预付账款余额与上期期末余额进行比较,分析其波动原因;了解预付账款惯例以及收回货物的平均天数,并分析预付账款的账龄,如有确凿证据表明其不符合预付账款性质,或者因供货单位破产、撤消等原因已无望再收到所购货物的,是否将原计入预付账款的金额转入其他应收款并按的政策计提相应的坏账准备;预付账款与主营业务成本的比率,并与以前各期比较,分析异常变动的原因;将预付账款余额的增减幅度与主营业务成本的增减幅度比较,分析异常变动的原因;对大额异常项目进行调查。应检查预付账款是否存在贷方余额,如果有,应查明原因,必要时作重分类调整。应检查预付账款长期挂账的原因,企业购进的材料及劳务,一般都应及时结算,若长期未结,则需要审查是否因对方单位违反供货合同而发生纠纷导致双方正在交涉或诉讼中,或因对方单位变更等原因未来索要,使被查单位未曾付款或未能付款;还是虚账、假账以预付款转到外单位返还的回扣款、销售收入或其他收入。注意结合应付账款明细账查核是否有重复付款或将同一笔已付清的账款在“应付账款”和“预付账款”中同时挂账的情况。应检查企业是否将正常的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营业外收入记入“预付账款”,截留各种收入,推迟纳税或达到偷税的目的;审阅“预付账款”明细账,从摘要、对应账户的记录中发现线索,再进一步查阅记账凭证和原始凭证等相关资料。应检查企业是否利用预付账款业务往来为他人进行非法结算以获取回扣或以此来转移资金、私设小金库;审查预付账款业务合同是否真实合法,有无以虚假或不合理合同串通舞弊,虚列预付账款;是否利用预付账款列支非法支出,查证预付账款明细账的账龄长短及相关的凭证,如账龄过长,则有利用“预付账款”转移资金或进行其他舞弊行为的可能。对长期未收到货物的预付账款,可向供货单位进行查询。应注意审查预付货款是否属于正常业务范围;检查购人的物资、材料等是否属于该单位正常需要;采购物资、材料是否已验收入库;有无为外单位套取物资、材料的行为(代他人采购往往隐藏非法倒卖、转移收入、贪污贿赂等违法违纪行为);关注是否存在关联方预付账款,若有,应通过了解关联交易事项的目的、价格和条件或检查
采购合同确认该预付账款的合法性和合理性,通过向关联方函证确认交易的真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