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企业会计制度的微观性(3)
2017-08-04 04:49
导读:(三)前瞻性要求 经济事物总是不断运动、变化着的,企业经济活动及管理方式例外。但并不是说其运动、变化无可循,在相对一段时间里,其运动、变
(三)前瞻性要求
经济事物总是不断运动、变化着的,企业经济活动及管理方式例外。但并不是说其运动、变化无可循,在相对一段时间里,其运动、变化的轨迹能够被把握。企业会计制度的执行或使用是一个连贯的过程,其制定也是波及方面较广、成本耗费较大的
系统工程;可以允许随着企业经济活动及管理方式的改变作必要的补充修改,但全盘推翻、从头开始却实在不可取。这就要求企业会计制度中能够把握未来变化趋势,保证其适用性至少在相对稳定的一段时期内不出现。
(四)经济性要求
这里有两层含义:会计制度制定中的经济性、会计制度内容的经济性。所谓会计制定中的经济性,是指制定会计制度主体的选择、制定程序的确定,各制定环节工作的落实等,均充分贯彻节约性原则;不做无用的工作,不开支无效费用。所谓会计制度内容的经济性,是指在贯彻相关性、现实性、前瞻性的基础上,具有会计组织管理工作最大的合理、节约性,即又保证企业会计工作的高质量,又不用做无用功。
1、葛家澍、林志军:《西方会计》,
厦门大学出版社,2001年1月第一版
2、谢志华:《竞争的基础:制度选择——企业制度与构造》,出版社,2003年4月第一版
3、杨时展:《1949-1992年中国会计制度的演进》,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8年9月第一版
4、栾甫贵:《试论会计制度的经济学基础》,《财会月刊》,2005年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