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企业会计造假动机及其治理(2)
2017-08-04 06:08
导读:证券行业光靠行业自律和道德约束是不够的, 必须加大处罚力度, 包括民事和刑事责任。一些上市公司财务造假使得股价大幅飙升, 但财务造假案败露后,股
证券行业光靠行业自律和道德约束是不够的, 必须加大处罚力度, 包括民事和刑事责任。一些上市公司财务造假使得股价大幅飙升, 但财务造假案败露后,股价大幅缩水,法院对造假者的判决也只是几年徒刑, 罚金数万,无法抵制造假倾向。对上市公司故意隐瞒歪曲重要信息的行为,要严加惩罚。对参与造假的公司负责人,中介机构追究法律责任。防止以处罚上市公司来代替处罚违规者个人的倾向,对于违规信息披露的责任人,应当明确个人责任。同时不断完善民事赔偿制度,让投资者在利益受到损害时能够得到赔偿。对于协助上市公司造假,出具虚假审计报告的注册会计师及其事务所要承担经济赔偿的连带责任,并且要承担刑事责任。提高造假者的造假成本,降低造假收益。
2.3 减少行政干预,赋予证监会更大权利
由于过多的行政干预,中国证监会的职能没有得到很好发挥,需要给证监会放权,加大其执法力度。相比较美国证监会(SEC)的监管权力证券立法赋予了监管机构SEC广泛的权利,包括:对违规行为的调查权、签发禁令与采取附带补救措施权、民事罚款权、决定和命令、停止违法行为令、禁止加入公司令、对经纪人或交易商、投资公司或投资顾问的行政权、谴责权、制定规则权、接受注册和行政诉讼权等权利,其权力的核心是保护投资者的利益,维护证券市场的健康、有序的发展。由于SEC的权利与其地位相适应,执法中与美国其他政府机构及自律机构相互配合,而且受到严密的司法审查监督,因此,SEC能够发挥良好的监管作用。
2.4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建立依法经营的理念。完善中小股东的投票权,减少公司管理层操纵利润的可能性。从公司的内部治理结构方面来看,当公司拥有多个控股股东时,就会形成一种权利制约机制,从而有利于加强上市公司内部治理的制衡力度,有效防止权利集中和决策专断,这就可以保护投资者(尤其是那些不参与
企业管理的中小股东)的利益不受侵害。上市公司应建立健全内部控制机制,内部控制由上市公司内部各相关部门组成, 通过公司内部会计部门、 审计部门制约经营部门、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的职能活动来完成。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2.5 规范中介机构
中介机构的监督对上市公司信息质量控制至关重要,因此要规范注册会计师的执业标准,提高执业质量和风险意识,使注册会计师能以第三者的身份独立、客观、公正地对上市公司披露的财务信息进行监证,确保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公允性。同时要加快会计师事务所改革步伐,加快与行政脱钩,培育真正独立的审计中介和评级机构,提高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监管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淑蓉.上市公司会计作假的原因、手法及对策[J].经济师,2003,(8).
[2]@陈淑芳.会计信息失真治理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
[3]@王晓凤.徐莉 美国证券市场信息披露监管经验及借鉴[J].商业时代,20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