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会计准则制定模式的比较分析(2)

2017-08-08 06:47
导读:混合模式由独立的民间机构来负责会计准则的制定,但政府有关部门保留了监督和否决权。美国会计准则制定模式就是这方面的一个典型例子。这种制定模

  混合模式由独立的民间机构来负责会计准则的制定,但政府有关部门保留了监督和否决权。美国会计准则制定模式就是这方面的一个典型例子。这种制定模式吸收了前面两种模式的优点。在这种模式下,制定机构经费充足,更具创新和发展会计准则的实力。政府可以更有效地辅助和监督准则的制定和实施。当然,美国的混合模式的运行结果表明,政府经常干涉准则的制定导致政府和民间机构发生摩擦。民间机构的准则制定工作也无法真正独立,美国的会计准则也就无法避免的带上了官方利益和其他游说集团的利益。
2 对准则制定模式的评价
  不同类型的准则制定模式各有利弊,关键在于适合各国情况。一国采取哪种类型的准则制定模式取决于本国的环境、体制、因素等,还必须考虑职业界的成熟状况。就我国而言,我国的会计准则制定机构是财政部会计司,这是典型的政府机构。会计司内设会计准则课题组专门负责我国准则的、规划和起草工作。它的会计准则制定的主要活动都需经得财政部高层的批准和认可。我国采取的准则制定模式是典型的政府管制模式。
  总体上说,结合我国的经济政治环境、历史因素及会计职业界的情况而言,现有的模式是适合中国国情的。美国、英国模式的产生和与他们赖以存在的会计环境息息相关,他们的模式确有许多优点,但和中国的会计准则制定的主要环境因素都不相适应。我国目前的政府管制模式是适应中国的经济政治环境、历史因素和中国目前的会计职业界的发展水平而形成的。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证券市场的快速发展,这一模式在运行过程中确实出现了一些,但我们目前需要做的不应该是重建一个新的模式,而是如何完善现有的会计准则制定模式,以制定出满足市场需要的会计准则。因此,下面两个问题也许是应该着重考虑的: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发布)


2.1 准则制定人员应有广泛的代表性
  准则制定人员是准则制定的核心,是准则制定过程中博弈的直接参与者,其具有广泛代表性是博弈充分的保证。另外,会计准则的制定除具有技术性问题,还有各方面利益的协调问题。而我国目前的会计准则制定人员只包含政府官员和界代表,没有界等一些相关利益集团代表参与,在制定准则时就无法考虑到企业等各个利益集团之间的利益并进行协调。这就导致准则制定出来后企业在会计处理时也不一定按照准则要求去做。美英等国的准则制定机构中,准则制定人员来自会计职业界、企业界、证券交易所、专业研究机构、政府、投资人等各个方面,这是制定高质量会计准则的保证。
2.2 准则的制定程序应更加有效
  的准则制定程序是会计准则制定能够充分博弈的保证。就目前我国的准则制定程序而言,有以下两方面是值得改进的:
  (1) 增加准则制定的公开性。目前我国会计准则的制定基本上是不公开的,导致有关的利益集团对当前在制定什么准则、是什么不了解,当然也就无法在事先对将要制定的准则施加自己的影响。
  (2)会计准则在征求意见阶段应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包括专家及企业界人士。目前我国准则制定在此阶段只是流于形式,并没有真正达到征求意见的目的。当然,准则制定人员代表的广泛性确实可以在事前考虑协调好一些相关利益集团的利益,但他们毕竟不能完全充分的考虑到各方面的利益,此时,就需要广大利益集团特别是企业界的参与。毕竟,准则是由企业运用,由此产生的经济后果也由企业承担。如果企业没有能力承担一项准则的经济后果,那么这项准则是不可能在企业得到很好实施的。所以,广泛有效地征求各方面特别是企业界的意见,对于制定出公正的会计准则以及准则发布后能被企业真正接受运用是必要的。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

1 葛家澍.会计理论[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
2 苏月嫦.美国会计准则制定模式改革的新动态[J].广东审计,2003(10)
3 刘用铨.有关会计准则制定模式的比较[J].财会月刊,2003(13)
上一篇:浅谈我国推行人力资源会计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