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收益与成本分析(2)

2017-08-11 03:03
导读:在会计信息披露过程中上市公司有两种选择:披露真实会计信息或披露虚假会计信息。外部信息使用者(投资者、债权人、监管部门)可以选择检查或不检

在会计信息披露过程中上市公司有两种选择:披露真实会计信息或披露虚假会计信息。外部信息使用者(投资者、债权人、监管部门)可以选择检查或不检查,当检查时,可能发现企业披露虚假信息,也可能发现不了;当不检查时,可能通过有人举报而发现公司作假,也可能没有人举报从而不能发现公司作假。
假设上市公司通过披露虚假会计信息获得的显性收入为E,隐性收入为R,上市公司若被发现作假,则会被处以K的罚款,并被没收显性收入E ;同时,遭受的无形损失(如声誉的降低)为S,外部使用者的检查成本为C ,检查并发现公司作假后受到奖励(可理解为免受的损耗)为I,上市公司披露虚假会计信息的概率为Q,外部使用者进行检查的概率为P,检查并发现公司作假的概率为P1,不检查但接到举报发现公司作假的概率为P2 ,发现作假时给举报者的奖励为Y。构建上市公司与外部使用者博弈矩阵,见下表:


项目 外 部 使 用 者
检 查( P) 不 检 查(1-P)
发现作假 没发现作假 举报发现作假 无举报




司 披露虚假信息(Q) 1 E I K-C -C E K-Y 0
2 -K-S R E R -K-S R E R
披露真实信息(1-Q) 1 -C -C 0 0
2 0 0 0 0
1——外部使用者 2——

给定外部检查的概率为P,上市公司披露真实信息和虚假信息的期望收益分别为:
V1= 0
V2=[(-K-S R)P1 (E R)(1-P1)]P [(E R)(1-P2) (-K-S R)P2](1-P)

当上市公司披露真实信息和虚假信息的期望收益无差异时,就可得到纳什均衡时外部检查的最优概率为P。令 V1=V2 ,得P' =(R E)/[( K S E )( P1-P2)] P2/(P2-P1)
若外部使用者以P
上一篇:利益相关者视角下的会计政策选择参与机制研究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