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科学道德失范的原因分析(2)

2017-08-12 02:28
导读:2 科学精神的匮乏 一般而言,科学精神分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科学精神包括一系列的科学规范和科学要求,也包括科学价值观等。狭义的科学精神是指

2 科学精神的匮乏
一般而言,科学精神分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科学精神包括一系列的科学规范和科学要求,也包括科学价值观等。狭义的科学精神是指科学研究上的求真、求实的精神以及批判的怀疑精神。科学是研究探索和掌握事物的的,而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这就要求科学工作者尊重事实,在工作中占有资料、充分论证,对科学实验工作的每一步骤都要严格、周密、细心、慎重,要反复论证数据的准确性。在对待科学成果时,要客观、不夸大,而且要尊重别人的成果,正确对待荣誉。现在有许多科技工作者在研究中对实验数据进行筛选,只挑选或发表那些对自己的研究有利的“最佳”结果。在对待科学成果时,进行虚张宣传,动则就用“国内先进”、“国内首创”、“国际先进”、“国际领先”、“填补空白”等褒扬词语。其实,不管有多大创新,总是以前人或他人的成果为基础、前提、出发点的,借鉴、引证他人的观点和材料是不可避免的,因此一定要明确列出援引过的著作、论文、技术资料或注明出处,这是对前人劳动成果的最起码的尊重。许多伟大的科学家都是这样做的,达尔文就曾说过:“如果没有以往那许多可钦佩的观察者们所收集的大量材料,我决不会写出那些书来,而且也不会在公众的脑海中留下任何印象,因此,光荣基本上是属于他们的”。这些科学家们所表现出来的崇高的科学精神很值得现今的科技工作者们。
科学研究还要求科技工作者不应该只会躺在现成知识上重复咀嚼他人的理论成果,而要有批判的怀疑精神。英国科学家毕尔生曾提出:“在我们这个本质上是科学研究的,怀疑与批判的优势不应被视为绝望与没落的征兆,它是进步的保障之一。”科学的是在真理与谬误不断斗争中壮大的历史,科学认识也是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事物某一方面的特征,因此科学的怀疑就成为科学研究的起点。不过,由于文化长期以来强调以古代传统和即定原则为规范和标准,对于那些封建伦理,人们视为最高原则,只强调遵守,不允许怀疑。在这一传统的统治下,人们的思想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形成对权威的依赖和信任,怀疑精神无法耕植于大众。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http://www.nseac.com


3 功利主义的泛滥
功利即功效、效率及便利。即在活动中,行为主体的目的是为了追求利益。的功利观是科学的一个动力,一种催化剂,也可促使新的科学研究迅速投入到实际运用中去,促使生产力和的,改变人类的工作和生活条件;与此同时,科学技术本身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因而,由培根等学者发展起来的科学功利主义得到人类的支持和拥护。不过,由于我国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实行计划经济,个人利益被禁锢起来,片面强调集体利益,在很大程度上挫伤了人们的科研积极性。而现在在实行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人们思想上出现了某种程度的“矫枉过正”,又出现了过分强调科学的功利性的趋势。再加上现今大环境是,以追求物质利益和生活享受为社会主流的价值取向,人们的消费观念不断变化,人性中本身固有的贪图享乐的欲望被不断激发、膨胀。而作为社会群体一部分的科学工作者也不能超脱于这一社会环境之外。某些科技工作者在许多不正当的甚至是邪恶的物质享受、权力诱惑前,“暂时”的丧失或“永久”的出卖自己的科学良知,似乎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前些年曾有一所知名大学的几位教授,公开宣称他们亲眼目睹了水可以变成油,多家新闻媒体争相报道,将其称作“继四大发明后的又一大发明,将对世界文明产生划的意义,”直到一起经济案件的发生,才彻底揭开了“水变油”的骗局。这种闹剧的产生,归根结底他们不过是为了“名”和“利”而已。
4 科研管理体制不完善
当前我国在科技工作者的考核制度、评价体系等方面,现行政策与实际情况严重脱钩。在实际运行中缺乏合理的科学评价体系和办法,缺乏良好的监督和制约机制,缺乏学术民主和学术争鸣的氛围。在对科学工作者的考核方面,现行的考核标准一般都是以发表论文的数量来统计,《科学》杂志登多少篇、《自然》杂志登多少篇等等。科技工作者为应对考核,经常将本可以写成一篇好的论文拆成多篇,论文数量凑足了,质量却下来了。在对科研成果的评价方面,评价体系存在着以下弊端:一是因评价者水平不同导致评价结果各异;二是评价人有时因为个人利益、团体利益及人际关系等因素评价工作;三是评价人滥用职权,利用工作之便拒绝接受同行竞争者的论文,或推迟发表竞争者的论文,甚至将他人的论文或研究计划的信息占为之用或传递给他人;四是评价中存在着“马太效应”,有的评价人对著名的专家、学者过分迷信,认为他们的科研成果都是高水平的,对他们所提交的成果审查只是过过场而已,而对未成名的科技工作者的成果则予以贬低,缩小其影响。这些不良的科研评价误导了科研实践,助长了科技界的越轨行为。国外针对上述制定了很多规定,如法国国家科研中心严格规定了评审人员的行为准则和义务包括保密义务、明示原则、明确责任等。遗憾的是我国至今仍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机制、监督机制出台,以致对某些人的失范行为一直停留在纸面声讨和旧事重提上,没有给失范者以真正有力的打击,对道德堕落现象显得难有作为。
上一篇:我国会计职业道德缺失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