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完善我国中央银行会计标准的思考(2)

2017-08-12 03:10
导读:二、我国中央银行会计工作存在的问题 1.我国中央银行会计标准不能坚持审慎性原则。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对审慎概念的定义是:“在不确定的情况下进行
 二、我国中央银行会计工作存在的问题  1.我国中央银行会计标准不能坚持审慎性原则。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对审慎概念的定义是:“在不确定的情况下进行估计、做出判断时应有的一定程度的谨慎,既不高估资产或收入,也不低估负债或费用”。我国中央银行会计标准遵循收付实现制会计核算原则,对各类资产、负债、收入、费用的计价未能采用现行计价法。  2.我国中央银行会计核算集中化、网络化程度还不高。虽然,我国中央银行会计核算已实现了核算单位由县级到地市级的集中,但是,会计核算集中程度还不是很高,还未实现核算单位由地市级到省级的集中、以及省级到总行的集中;同时,我国中央银行会计核算电子化程度还不高,借记业务还处于手工阶段、相当一部分机构的同城票据交换业务仍处于手工操作阶段,不能实现会计核算的电子化、网络化。  3.我国中央银行资产管理存在不良资产比例较高、管理不够科学等问题。(1)我国中央银行不良资产比例较高。我国不良资产中主要是金银贷款、再贷款等,而形成不良资产原因主要是中央银行为实施宏观经济调控的需要,对区域性金融机构、特殊企业实施特殊政策。(2)我国基层中央银行资产管理不够科学。一是再贷款结构混杂,既有正常的贷款,又有沉淀的资金,不能真实地反映人民银行的贷款质量。二是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与实际价值差距较大,不能真实的反映中央银行的固定资产。表现有二方面。一是1994年财务制度改革后,人民银行的固定资产不再提折旧,帐面固定资产价值高于实际价值;二是固定资产报废速度慢,特别是电子设备的报废速度慢。  三、完善我国中央银行会计标准的措施  1.改革人民银行会计核算标准,逐步与国际会计准则靠拢。借鉴国外中央银行会计准则,采用谨慎性原则,真实、公允地反映中央银行经营成果。  2.加强我国中央银行资产管理,有效防范资产风险。一是要认真核实我国中央银行的各类资产,模清底数。对已经损失的再贷款要制定核销标准。对已经损失或不属于中央银行的各类资产,要详细说明理由,上报到总行,由总行统一处置。在资产核实过程中涉及责任人的,要落实对相关责任人的处理。二是要参照国际会计准则,将我国中央银行的再贷款实施科学分类,划分正常、关注、不良贷款三类标准,对已经损失或收回无望的再贷款、专项贷款,在核实后实施不同的管理和方法。三是要对中央银行发放的各类贷款,要求金融机构或特定企业提供抵押或担保。贷款的方式包括保证、抵押和质押,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资产损失。  3.加快我国中央银行会计信息披露机制,逐步实现会计信息披露的标准化和程序化。一是加快现代化支付系统建设进程,实现会计核算的集中化、网络化;二是加快中央银行内部审计力度,对季度、年度的业务和年度预算执行情况聘请合格的审计师执行,逐步向社会公布会计信息。
上一篇:论电大成本会计统考浅析及教学体会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