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职业判断的重要性及其存在基础(2)
2017-08-13 06:40
导读:会计职业判断的存在基础 (一)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 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和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间的竞争日益激烈,经济环境变得复杂和多变
会计职业判断的存在基础
(一)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
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和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间的竞争日益激烈,经济环境变得复杂和多变,经济事项的不确定性不断增加,从而导致企业出现了许多不同程度的不确定性的经济业务,如销货款的回收、未决诉讼等。这些业务分为三类:低度不确定性业务、中度不确定性业务和高度不确定性业务。其中,高度不确定性业务对会计信息不产生影响,不予考虑。低度不确定性业务是指已经发生,最终结果基本确定,但其金额需要估计才能确定的交易和事项,如资产减值中可收回金额的确定、应收账款中坏账准备的计提等;中度不确定性业务是指由过去的经济活动引起的,对企业财务报表的最终影响有待于未来事项发生或不发生才能证实的经济业务,如或有事项的确认等。可见,这些业务都需要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是导致会计职业判断产生的根本原因。 (二)会计标准建设的内在要求
目前,我国已经初步建立起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为指导,包括基本会计准则、具体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等在内的会计标准体系。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为宗旨,按照国际会计惯例对会计信息的生成和披露作了更加严格和科学的规定,在关键环节和根本实质上实现了与国际会计惯例的趋同。新的企业会计准则最大的特点之一在于对交易事项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等方面作出了更为科学的原则性的规范,提供了多种会计处理方法,需要会计人员遵循公平、公正的市场规则,权衡各方利益,在实际工作中根据具体情况运用大量的职业判断,以做出正确的估计和选择。因此,我国的会计标准建设为会计职业判断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发布) (三)会计方法的可选择性
由于各个企业的具体情形不相同,我国现行的会计准则和制度中针对同一会计事项,会给出多种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由企业自行选择,目的是使企业能够更加公允地披露其会计信息。由于这些处理方法各有特点,对会计信息的影响不同,就要求会计人员必须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做出恰当的判断。一旦判断失误就会导致会计信息的不可靠,比如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选择,存货发出计价方法的选择等。而2006年颁布的新准则更充分地体现了以原则为导向的制定基础,需要大量运用职业判断,会计职业判断发挥的作用会更加重要。
(四)某些会计标准和定义的模糊性
在具体会计准则中存在着大量的不确定性措辞,如“可能”、“很可能”等。由于对事件发生概率的主观判断因人而异,对概率的估计也不可能十分准确,“可能”、“很可能”又是一个很模糊和难以把握的概念,没有一个明确的界定标准,因此,只能通过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加以确定。如对资产可能发生减值的判断、对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的判断等。此外,在基本准则中对于一些会计原则的定义也是模糊的。如重要性原则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反映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所有重要交易或事项,但对重要性的标准并没有做出明确规定。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如何把握重要性水平,从而正确披露会计信息,只能通过会计人员根据具体情况做出的主观判断加以确定。
(五)会计法规制定的相对滞后性
会计法规的制订往往落后于会计实践的发展和经济行为的创新。因此,当新情况、新领域、新行业出现时,常会出现会计处理“无法可依”的现象,比如近年出现并迅速发展的衍生金融工具、投资性房地产、生物资产等新领域和新行业,对其相关的会计处理在2006年发布的新具体会计准则中才第一次给出了具体规定,这种情况下,只能依靠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来选择恰当的会计处理方法。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