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现金流量表附注部分的编制问题(2)
2017-08-24 06:18
导读:A表示调整销货过程的往来款项。 B表示调整购货过程的往来款项及存货项目。 C、D表示调整有关税费。 通过以上公式,我们可以发现,把净利润调节成经
A表示调整销货过程的往来款项。
B表示调整购货过程的往来款项及存货项目。
C、D表示调整有关税费。
通过以上公式,我们可以发现,把净利润调节成经营活动的现金净流量,即是把不影响现金收支的各种成本及有关税费调增或调减净利润。因此,我们先从调整项目说起。
1.调整项目
调整项目主要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调整不影响现金收支的费用和损失,在公式中表现为C,如折旧费、无形资产摊销、提取坏帐准备或转销的坏帐、递延款项。这些项目均没有造成现金支出,但利润表上却作为减少项目,因此应调增(减)净利润。第二类调整项目,主要是将利润表中的收入、成本、费用、税金项目由权责发生制基础调成收付实现制基础,在公式中表现为A、B、C、D.其又分为两种情况,一是调节影响净利润项目,如存货的增减项目、经营性应收项目、经营性应付项目。企业发生的赊销、赊购及期末结转存货销货成本业务并没有引起实际的现金收支,因此在用间接法编制经营活动的现金净流量时,应调增(或减)净利润。二是调节不影响净利润但影响现金流量的项目,即是增值税净增加额。第三类调整项目,是投资活动、筹资活动引起的费用和损失项目。在公式中表现为C.这两类活动虽然可以引起现金收支,但并非是由于经营活动而发生的现金流量,所以应予以调整。如财务费用、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的损益、固定资产报废损失、投资损益。
了解了调整项目的构成以后,我们来看看如何填列各调整项目,以便正确地把权责发生制下的净利润通过间接法调节为收付实现制下的经营活动的现金净流量。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
2.如何填列各项目
第一类调整项目,不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的费用和损失,可以直接从有关帐簿上取数,如折旧费用,根据“累计折旧”帐户本年提取折旧数额填列,而不包括投资转入的固定资产已提折旧数;无形资产摊销根据“无形资产”帐户填列,但不包括无形资产对外投资或转让而减少的部分。
第二类调整项目,将利润表中的收入、成本、费用、税金项目按收付实现制进行调整。从图1我们可以看出,的收入和成本费用项目应收应付项目、存货项目有着密切的联系。但是收入的增加,并非表明都已收到现金,所以应把没有实际收到现金的部分予以调整;同理,成本费用的增加,也并非表明都已支付了现金,所以应把没有实际支付现金的部分予以调整。下面分两种情况说明这类调整项目如何填列。
第一种情况,是调整影响净利润的项目。具体如下:
(1)经营性应收项目的增减;经营性应收项目是指经营活动过程中发生的往来款项,主要包括应收款项,如应收帐款、应收票据、预付帐款、其他应收款。其对应的科目主要是“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如果应收项目期末余额减期初余额为负数,说明以前或当期实现的收入已收回款项,即发生现金收入,所以应调增净利润;反之,则调减净利润。这个项目应根据“应收帐款”、“应收票据”、“预付帐款”、“其他应收款”分析填列。
(2)经营性应付项目的增减:经营性应付项目指经营活动过程中发生的往来款项及应交款项,主要包括应付帐款、应付票据、预收帐款、未交税金等。其对应科目主要是存货及有关费用。如果应付项目期末余额减期初余额为正数,说明存货或有关费用增加,但是否会涉及企业的现金收支,我们从以下两个方面分析。一方面,应付项目与存货的关系。假如企业发生一笔赊购业务,则应借记存货,贷记应付款项,但实际上并没有现金支出。所以当应付项目增加而在附注中调增净利润时,必须在另一个附注项目“存货的增减额”表现为减少,两者相抵后差额为零,对净利润没有影响;另一方面,应付项目与费用的关系。费用增加时,如贷方表现为应付项目,则表明企业并没有发生现金支出,但这笔费用已在编制利润表时作为利润的减少,因此,在经营活动的现金净流量时,应再把这部分费用加回去。综上所述,应付项目减少时应调增净利润;反之,应调减净利润。这个项目应根据“应付帐款”、“应付票据”、“预收帐款”、“其他应付款”、“其他未交款”、“待摊费用”、“预提费用”、“未交税金”、“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帐户分析填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