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会计信息失真的治理对策分析(2)

2017-08-28 05:39
导读:三、会计信息失真的治理对策 1.进一步完善会计核算体系,提高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的性、适用性。从我国实际情况来讲,会计准则的修改制定并未经过“
  三、会计信息失真的治理对策  1.进一步完善会计核算体系,提高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的性、适用性。从我国实际情况来讲,会计准则的修改制定并未经过“充分程序”,其制定过程的公开性、公平性以及对会计政策选择的约束能力受到一定条件的限制。针对我国市场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国际先进惯例,我们应及时修改完善并形成适合我国国情的先进的会计核算准则,加强准则对会计政策的选择及会计变更的约束能力,提高其普遍适用性及相对稳定性,是防止合理性会计信息失真的首要任务。  2.加大执法力度,提高单位领导的法律意识。新的《会计法》规定“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从法律角度明确了领导人的责任与义务。实际上会计信息失真往往正是在单位领导人的教唆指使下造成的,。因此,必须从源头抓起,杜绝单位领导人的违法行为,其措施如下:一是提高单位负责人的政策水平和法律意识,使其正确认识个人、小集体与国家之间的利益关系,从主观上防止违法行为的发生;二是采取法律约束,明确单位领导人的责任与义务,对其违法违纪行为一定要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强制其按法律规定办事。  3.改变会计工作管理体制,深化推行会计委派制。我国现行会计工作管理体制下,会计人员的人事关系、经济关系直接依附于企业,出于自身利益考虑,他们往往不得不按领导意图违反原则办事,以致出现了人们所说的“站得住的顶不住,顶得住的站不住”现象,会计人员的监督作用流于空谈。“会计委派制”这一新的管理体制正是针对以上不合理现象而产生的,这样可使会计人员的管理和任免独立于用人单位,减少会计人员对领导人的人身依附,从而强化会计内部监督,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为了加大推行“会计委派制”的深度和广度,我们还应建立一系列有效机制,来保证其顺利实施,如建立对会计人员的考核制度,使其得到的报酬与正确履行职能的风险对称;建立切实可行的关于会计人员责、权、利三方面的管理制度,保证其正确完成受托责任;建立会计人才市场,形成会计人员的自我约束机制和人才的良性流动机制。  4.完善企业内外部监督体系。在企业内部,要建立适合自身情况的内部控制制度,做到财务不相容岗位的分离和相互制约,对重大投资、资产处置、决策等经济事项,须由单位审计、监察、纪检等部门共同许可,做到内部各部门之间相互协调,相互监督;企业外部监督,一方面要加强政府有关部门的监督,如财政、税务、审计、人民银行等部门应依法行使其监督审计职能,对企业的会计违法行为要严格查办,以《会计法》为依托,建立起检查和处罚的联动机制,各部门之间通力合作,从各个方面堵截违法作假的通道。另一方面要建立有效机制,充分发挥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的监督审计作用。国家一再强调注册会计师的独立审计性原则,在赋予其权力与义务的同时,就要建立相应的管理机制,约束并保证其执业过程中做到客观、公正,使注册会计师队伍的发展逐步迈向法制化、规范化,真正发挥其“经济警察”的监管职能。克服会计人员由企业直接领导,无法独立、公正执业的体制弊病,也是从根本上解决会计信息失真的有效途径。  5.加强会计人员后续,提高会计队伍整体素质。要加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修养,提高法制观念,使其认识到会计工作的重要性、严肃性,自觉要求做一名合格的会计工作者,降低其主观做假的动机;其次要加强会计人员的专业技术培训,提高业务水平,减少技术性失真的发生。会计人员是国家财经纪律、会计制度的执行者,对各项财务收支都要做到秉公处理,依法维护各方面的合法权益,当好经营者的参谋,要敢于坚持原则,廉洁自律,真正成为国家财经纪律的维护者。  参考:  [1]邹德军。从审计服务性质审计失败的根源[J].财会月刊,2005,(12)。  [2]韩宝华。会计信息失真与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探析[J],财会月刊,2005,(8)。  [3]王 华。论会计信息失真[J].广东审计,1997,(2)。  [4]曹淑萍。会计信息失真成因及解决对策初探[J].商业经济,2005,(2)。  [5]黄 飞。会计法适用若干问题研究[J].财务与会计导刊,2003,(7)。
上一篇:关于人力资源会计有关问题的探讨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