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会计委派制质疑(3)
2017-08-29 01:22
导读:从计划经济转变到市场经济,我们可以从中体会到干任何工作都有个人的积极主动性,调动一切积极因素,齐心合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化,是中国
从计划经济转变到市场经济,我们可以从中体会到干任何工作都有个人的积极主动性,调动一切积极因素,齐心合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化,是中国的最基本国情。实行企业会计委派制,从中割断了企业管理与会计人员之间的关系,企业管理要人来参加,以人为主,必须发挥人的积极性,要讲究激励个人积极性。这些年改革的一个成功经验就是企业经营成果与经营人员利益挂钩,才能充分调动广大员工的积极性。由政府会计主管部门派给企业的会计人员,经济利益与企业经营活动无关,干好干坏企业的厂长(经理)管不着会计人员,这里还有什么激励积极性可谈。一旦出现企业经营效益好、员工收入比会计人员高,反而促成会计人员一种消极心理。这就违反了最起码的管理常识,根本与国情不通。
当然,我们不反对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人员由政府主管部门委派,因其是国家预算拨款,政府完全有权监督拨款的使用。这些会计人员编制本来是由政府人事部门管理,派与不派都是一样。
主张会计委派制的人们认为,这样可以防止会计信息失真,防止营私舞弊。我们首先应,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有三种:一是企业会计政策导致的,这是允许的;二是会计人员工作的差错所致,这不是故意行为,通过复核、检查完全可以避免;三是有关领导人员为达到某种目的而命令会计人员造假所致,这是应该采取措施防止的,但是否采用外派会计人员还是值得研究的。我们必须考察产生会计造假、营私舞弊的根源和原因,才能对症医治。有一点可以肯定,根源不在会计人员身上。不从根本上解决,单凭委派制是解决不了问题的,是不可能达到预期目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