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生产模式转换的探讨(2)
2017-09-02 02:19
导读:二、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生产模式改革构想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已变成了一个阻碍各国证券市场发展的世界性难题。世界各国的会计和实践工作者都
二、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生产模式改革构想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已变成了一个阻碍各国证券市场发展的世界性难题。世界各国的会计和实践工作者都在加强,从国内外来看,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1)会计法规和制度研究。从会计法规和制度安排上防止上市公司的作假。典型的案件是郑百文的资产重组,使得我国颁布的债务重组准则在不到三个月时间内不得不修改。(2)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研究。我国特殊的国有股一股独大的股本结构带来的问题十分突出,后来颁布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指引和引进的独立董事制度说明了这一点。(3)会计人员利益机制研究。国内外文献均指出了在目前条件下会计人员和上市公司利益的一致性。(4)会计信息产权问题研究。主张从会计信息的产权方面寻找会计信息失真的根源。
这些研究对生产会计信息的会计信息系统本身都没有进行深入研究。我们认为:生产会计信息的生产工具——会计信息系统本身存在问题,有必要对会计信息系统的“资源”进行重新组合,从会计信息生产的源头上解决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生产而言,由于上述问题的存在,只有改革其生产模式,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具体措施是:
1.上市公司会计报表生成的社会化
目前,上市公司会计机构承担着对内和对外两种职能,对内职能是指会计机构承担了成本会计、管理会计和财务经济分析的职能,其目的是为上市公司经营决策服务,具有明显的内部特征,理论依据为会计是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的会计管理理论。对外职能是指会计机构承担的财务会计职能,即为上市公司的相关利益集团提供用于投资决策的会计信息。随着证券市场的不断发展,上市公司的股权日益分散化,上市公司的利益集团有外部化趋势。一般说来,证券市场越完善,上市公司利益集团的外部化特征越明显,因而为上市公司的利益集团提供用于投资决策的会计信息的财务会计职能具有明显的外部特征,其理论依据为会计是一个主要为投资者提供会计信息的信息
系统理论。对上市公司现有的财务会计职能而言,由于其生产的会计信息不能完全满足投资者的需求,从会计核算的凭证取得、登账、报表生成程序考察,上市公司会计机构拟不再承担财务会计的报表生成的对外职能,这一部分职能可由社会完成。而上市公司的会计机构只承担对内的职能和与内部管理密切联系的记账、登账的会计核算职能,真正实现会计参与管理的职能,符合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安排中会计的地位和立场。至于上市公司会计报表的生成则由会计师事务所承担,注册会计师一方面具有独立、客观、公正的优势地位,另一方面,注册会计师在会计群体中的专业素质与长期从事审计业务的经验使得他们承担上市公司报表编制工作更为有利。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编辑发布) 2.上市公司信息生产化、商品化、市场化构建
(1)上市公司向证券交易所支付会计信息生产费用。当上市公司生成会计报表的职能社会化后,注册会计师成了这部分职能的承担者。注册会计师从事该部分会计信息的生产,谁来支付生产费用变成了关键。根据谁消费、谁付费的原则,由于注册会计师对上市公司从事的会计信息生产是用来满足证券市场现有投资者和潜在投资者的投资决策需要的,这些投资者理应支付这部分会计信息生产的费用。但是,如果按此方案实施,在操作上将会非常困难或者说操作成本太高而缺乏效率。我们不妨作以下:首先,注册会计师从事会计信息生产后,上市公司会计机构业务得到了精简,费用相应下降,原来支付以求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公正的审计费用不需要支付,上市公司直接受益。其次,注册会计师生产的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在证券市场的发布,直接投资者对该公司股票的投资,这部分会计信息对上市公司而言起了广告式的宣传作用。因此,上市公司应支付给注册会计师会计信息生产费用。何况,上市公司支付给注册会计师的会计信息生产费用本质上是投资者支付的。按利益相关者,上市公司应该是与上市公司有密切利益关系的利益集团共同所有,从利益相关者所承担的风险程度来分析,股东即投资者所承担的风险最大,因而股东即投资者拥有上市公司最大的剩余索取权,上市公司支付费用的增加,直接减少投资者在上市公司的剩余,上市公司支付的会计信息生产费用是以减少投资者在上市公司的剩余为代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