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作业成本法的施工项目成本核算探析(2)
2017-09-10 03:33
导读:3.计算作业成本和产品成本 (1)作业动因(成本动因)的选择。作业动因是分配作业成本到产品或劳务的标准,是联系作业消耗量和企业产出量之间关系的桥
3.计算作业成本和产品成本
(1)作业动因(成本动因)的选择。作业动因是分配作业成本到产品或劳务的标准,是联系作业消耗量和企业产出量之间关系的桥梁。为作业成本选择合适的作业动因是作业成本库费用分配的关键,通常一个作业有多个不同的作业动因,例如:产品检验作业的作业动因有检验次数、检验时间、不合格产品数等;再如采购作业的作业动因有采购单数、供应商数、零件数等。确定作业动因的关键在于要为每一个成本选择一个能反映作业消耗量与实际消耗量相关程度较高的作业动因。一定要避免使用不能准确反映作业消耗量的作业动因,例如,如果材料处理所需的时间是变化的,利用处理次数作为作业动因就不如利用材料处理时间作为作业动因好。利用处理次数作为作业动因,一个需要较长时间进行材料处理的产品成本会被低估,而一个仅需要很短时间的产品成本则会被高估。
(2)确定成本库作业动因消耗量。作业动因量是正确分配成本费用的基础,是指产品消耗的“作业动因”的数量。作业动因量一般根据有关原始记录进行分类、汇总得到,有时也可根据工人或技师的工作经验数据加以分析得到。
(3)计算成本动因率。成本动因率是指每单位成本动因所引起的间接费用的数量。
成本动因率=成本库费用/成本库作业动因总量
有了成本动因率,就可根据各产品消耗各成本库的成本动因量,进行成本费用的分配。
(4)计算作业成本和产品成本。产品的作业成本等于该产品所消耗某一作业的成本动因量乘以该作业的成本动因率。计算公式为:
作业成本=成本动因率×作业动因量
产品所包含所有作业的作业成本之和,即为该产品的间接计入费用。产品成本等于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和间接计入费用之和。计算公式为:
中国大学排名
产品成本=直接材料成本 直接人工成本 间接计入费用
三、施工项目成本核算中应用ABC的条件和意义
(一)应用的条件
作业成本法计算出的成本数据比传统成本数据更准确,更具有因果性和决策相关性。但是作业成本法的优势并不仅仅限于成本计算方面,其作业过程的观点更值得企业去深入研究和领会。最近几年建筑施工中的一些变化使作业成本法的应用成为可能,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建筑工程中机械化施工程度大大提高,使成本分配的标准和基础发生了变化
过去的那种以人力施工为主的施工手段逐渐被各种机械所代替,这一点在铁路施工项目中体现较为明显,尤其在一些大型土石方、隧道、基础处理等工程中表现更为突出。另外,建筑施工企业面对激烈的竞争,其外部成本(如:广告宣传、坏保费用、文明施工等)不断受到重视,企业间接费用在建筑产品成本中的比例大大提高,各项目之间、各单项工程之间间接成本的准确分配和分配基础都已发生了很大变化。
以上成本结构的变化使得传统成本管理所提供的成本信息越来越不准确,对成本核算和控制系统提供的成本信息有效性和精确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强调分配基础多元化和重视资源耗费、作业与产品之间因果关系作业成本法,则能很好地解决此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