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会计控制”(2)
2017-09-11 01:44
导读:综上所述,失控不仅着生产经营正常持久地进行,而且有碍于宏观的,对企业、国家经济都有极大的危害。在当前会计改革中,应将重点放在解决会计失控
综上所述,失控不仅着生产经营正常持久地进行,而且有碍于宏观的,对企业、国家经济都有极大的危害。在当前会计改革中,应将重点放在解决会计失控这一上,加强会计控制是保证国民经济正常运转之必需。
2.加强会计控制是会计履行其基本职能的需要。
会计的两个职能:一是反映,二是控制。反映是控制的基础,只有适宜的反映,才能实现有效的控制,也只有有效的控制,才可能反映出正确的信息。会计控制是在处理和利用会计信息的过程中进行的。如对各种费用的开支按照定额进行控制;对差旅费报销,按照有关制度的标准进行控制,如此种种将一切不符合政策规定的支出及时加以制止,这样不仅控制了支出本身,而且能为企业提供真实、可靠的信息,保证企业目标的实现,以充分发挥会计职能的作用。
3.会计控制是经济技术发展的客观要求。
当今,经济技术迅猛发展,并且日益复杂,人们越来越需要经济活动的过程按既定目标运行,客观上就要求社会经济发展过程进行符合人类自身利益的控制,经济技术越发展,作为经济管理的重要手段会计控制就越重要。从实际需要和经济管理的角度来看,加强会计控制是提高经济管理水平、增加管理时效性和性的客观要求。
三、会计控制的实现
1.对企业经济活动的合理性、合法性进行审核与监督。如对凭证、账簿、报表形成控制。应以政策、制度为控制标准,对于不符合方针、政策、制度、规定、法令的现象,应及时纠正偏差。对于违反政策、法令、制度、规定的一切不合理支出,要坚决加以制止,促使经济活动在制度的约束下进行。
2.对资金运动进行定量控制。对企业价值形成中,能制订定额的指标都要制订定额。如资金定额、费用定额、材料消耗定额等。明确控制标准,各项定额之间有内在联系,如通过对资金投入量的控制,就可以控制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各种消耗;通过对各项费用定额、材料消耗定额的控制以达到控制产品成本的目的,通过对经济指标的定量控制,保证经济活动按既定目标运行,从而实现对经济活动的有效控制。
本文来自中国科教评价网
3.对会计人员实施工作目标控制。会计人员素质的高低是实现会计控制的关键,实施对会计人员工作目标考核控制,及时考核、
培训,提高会计人员素质,调整会计队伍,是促进企业会计控制的重要手段。如制定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目标、创造性工作目标、节本增效目标等等,都能激励广大会计人员为实现会计控制工作付出最大的努力。
会计控制并非由会计部门独立完成,它可以向其它决策部门提供信息,各部门利用会计信息对价值运动进行局部控制。只有将各部门的间接控制与会计部门的直接控制结合起来,才能实现最佳的会计控制。